出自宋代姚勉《奉題呂氏宜老堂》:
此堂清不著珠璣,只要雙親佚老宜。
春酒盡堪眉?jí)劢?,斑衣長(zhǎng)似乳時(shí)嬉。
婦垂鶴發(fā)陪姑緯,翁捻銀髯課子詩(shī)。
飽飲菊花潭上水,雞窠猶自拜孫枝。
注釋參考
不著
不顯揚(yáng)?!睹献印る墓隆罚骸?楊 、 墨 之道不息, 孔子 之道不著,是邪説誣民,充塞仁義也?!?/p>
(1).不執(zhí)著,無(wú)掛礙。 南朝 陳 徐陵 《東陽(yáng)雙林寺傅大士碑》:“上善以虛懷為本,不著為宗。” 宋 梅堯臣 《寄隱靜山懷賢長(zhǎng)老》詩(shī):“高僧心不著,一似五峯云。”
(2).不用,無(wú)須。 唐 王建 《三臺(tái)》詞:“日色柘袍相似,不著紅鸞扇遮?!?/p>
珠璣
珠璣 (zhūjī) 寶珠;珠寶 pearl;gem 比喻優(yōu)美的詩(shī)文或詞藻 graceful writing or expression 又利越之犀角象齒、翡翠珠璣?!痘茨献印と碎g訓(xùn)》只要
只要 (zhǐyào) 表示具有充分的條件,正句常用“就”、“也”、“都”、“便”相呼應(yīng),表明由這種條件產(chǎn)生的一種結(jié)果 so long as 只要大家鼓足干勁,什么困難也能克服雙親
雙親 (shuāngqīn) 父親和母親 (both) parents; father and mother佚老
(1).遁世隱居的老人。 宋 蘇軾 《郭熙畫(huà)秋山平遠(yuǎn)》詩(shī):“ 伊川 佚老鬢如霜,臥看《秋山》思 洛陽(yáng) ?!?/p>
(2).使老年或老人安樂(lè)。 宋 周必大 《次楊廷秀》詩(shī):“為問(wèn)龍樓并鳳閣,何如佚老及 平原 ?”《宋史·禮志十三》:“﹝ 紹興 三十二年上太上皇帝尊號(hào)曰 光堯壽圣太上皇帝 ﹞侍中承旨宣答曰:‘ 光堯壽圣太上皇帝 圣旨:倦勤滋久,佚老是圖,勉受嘉名,但增感慰?!薄端问贰ぢ毠僦臼罚骸按蟮朱麴^之設(shè),均為佚老優(yōu)賢,而有內(nèi)外之別?!?/p>
姚勉名句,奉題呂氏宜老堂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