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談金石諧,逸筆風(fēng)雨奔
出自宋代司馬光《聞景仁遷居計昌為詩寄之》:
天衢名利場,塵泥繼朝昏。
況茲辭榮久,厭苦車馬喧。
慨然忽高舉,翩若黃秸翻。
朝賣西城宅,暮理南行轅。
回首豈無懷,眷眷望國門。
想象解裝初,完美未可論。
縱橫置老屋,缺肅周短垣。
臧獲念去故,炊爨假罌盆。
幼椎喜就新,階庭走諸孫。
幸有克家子,生事不日溫。
計昌昔名都,於今亦雄藩。
先賢雖已遠(yuǎn),風(fēng)跡凜猶存。
況復(fù)多巨公,分義素所敦。
丞相辭黃閣,學(xué)士乘朱轓。
青云同禁省,白首會山樊。
潩水湛寒光,盡眼清心魂。
華堂臨曲渚,畫舫承芳樽。
高談金石諧,逸筆風(fēng)雨奔。
得朋誠多歡,孤陋未可諼。
時當(dāng)惠好音,獨(dú)樂慰荒園。
注釋參考
高談
亦作“ 高譚 ”。1.侃侃而談,大發(fā)議論。 三國 魏 劉劭 《人物志·接識》:“是故多陳處直,則以為見美,靜聽不言,則以為虛空,抗為高談,則為不遜。” 北周 庾信 《預(yù)麟趾殿校書和劉儀同》:“高譚變白馬,雄辯塞 飛狐 。” 明 許承欽 《將相談兵歌題蔡懷真畫冊》詩:“蟹羹魚炙行日夕,高談話昔情逾敦?!?茅盾 《子夜》三:“可是--平常日子高談‘男女之大防’的,豈非就是他這班‘社會的棟梁’么?”
(2).不切實(shí)際的議論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官理》:“昔 衞靈 聽圣言而數(shù)驚, 秦孝 聞高談而睡寐?!?/p>
(3).高明的談吐;高尚的言談。 南朝 梁 蕭統(tǒng) 《講解將畢賦三十韻詩依次用》:“高談屬時勝,寡聞終自恧?!?宋 秦觀 《送喬希圣》詩:“杖藜對客騁高談,自覺胸襟輩 堯 禹 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哭志衍》詩:“高譚羣兒驚,健筆小儒怍。”
金石
金石 (jīnshí) 金屬和石頭,比喻堅固的東西 metal and stone 鍥而不舍,金石可鏤。——《荀子·勸學(xué)》逸筆
放縱自如的筆致。 宋 司馬光 《聞范景仁遷居許昌為詩寄之》:“高談金石諧,逸筆風(fēng)雨奔?!?明 何良俊 《四友齋叢說·畫二》:“僕之所謂畫者,不過逸筆草草,不求形似,聊以自娛耳?!?清 俞蛟 《夢廠雜著·余秋室傳》:“以逸筆寫生,凡叢蘭修竹,花鳥禽魚,無不入妙?!?/p>
風(fēng)雨
(1).風(fēng)和雨。 宋 蘇軾 《次韻黃魯直見贈古風(fēng)》之一:“嘉穀臥風(fēng)雨,稂莠登我場。”《醒世恒言·李汧公窮邸遇俠客》:“風(fēng)雨蕭蕭夜正寒,扁舟急槳上危灘?!?/p>
(2).刮風(fēng)下雨?!稌ず榉丁罚骸霸轮畯男牵瑒t以風(fēng)雨。” 晉 干寶 《搜神記》卷十四:“王悲思之,遣往視覓,天輒風(fēng)雨,嶺震云晦,往者莫至。”
(3).比喻危難和惡劣的處境?!稘h書·朱博傳》:“﹝ 朱博 ﹞稍遷為功曹,伉俠好交,隨從士大夫,不避風(fēng)雨。” 曹禺 《北京人》第一幕:“事實(shí)上 愫方 哀憐他,沉默地庇護(hù)他,多少憂煩的事隱瞞著他,為他遮蔽大大小小無數(shù)次的風(fēng)雨?!眳⒁姟?風(fēng)雨如晦 ”。
(4).比喻紛紛的議論和各種各樣的傳說。《文匯報》1992.2.15:“ 周 余 離婚,被毫不留情的新聞界大肆渲染,重筆濃墨,鬧得滿城風(fēng)雨?!眳⒁姟?滿城風(fēng)雨 ”。
司馬光名句,聞景仁遷居計昌為詩寄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