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曹冠《滿庭芳》
榴艷噴紅,槐陰凝綠,薰風(fēng)初扇微涼。新荷舒蓋,翠色映波光。時(shí)見金鱗戲躍,聽鶯聲、巧囀垂楊。誰知我,身閑無累,對景自襄羊。南堂。清晝永,瑤琴橫膝,蕓帙披香。負(fù)氣沖牛斗,操凜冰霜。吟筆通神掣電,乘高興、鯨吸飛觴。情何憾,君親未報(bào),功業(yè)志難忘。
注釋參考
時(shí)見
(1).指諸侯不在規(guī)定期間朝見天子?!吨芏Y·春官·大宗伯》:“春見曰朝,夏見曰宗,秋見曰覲,冬見曰遇,時(shí)見曰會,殷見曰同。” 鄭玄 注:“時(shí)見者,言無常期?!?/p>
(2).常見。 唐 李白 《訪戴天山道士不遇》詩:“樹深時(shí)見鹿,溪午不聞鐘?!?唐 戴叔倫 《過柳溪道院》詩:“日斜深巷無人跡,時(shí)見梨花片片飛?!?/p>
金鱗
(1).金色的魚鱗。 唐 無名氏 《隋煬帝海山記》:“ 洛水 漁者獲生鯉一尾……金鱗赬尾,鮮明可愛?!?/p>
(2).常借指魚。 唐 溫庭筠 《罩魚歌》:“持罩入深水,金鱗大如手。” 金 蔡珪 《華亭圖》詩:“釣得金鱗便歸去,依然明月大江橫?!?清 李漁 《蜃中樓·獻(xiàn)壽》:“俺那時(shí)節(jié)呵,第一口把 西江 吸盡,第二口把 東海 鯨吞,第三口把 弱水 三千,攝入金鱗?!?清 孫枝蔚 《偶行市上逐步至北門外》詩:“枝頭繡羽并肩立,水面金鱗啣尾行。”
(3).比喻閃爍于水面的細(xì)碎日光。 元 郭鈺 《賦清溪》詩:“半篙晴日蕩金鱗,一帶秋煙溜寒玉?!?/p>
鶯聲
(1).黃鶯的啼鳴聲。 唐 白居易 《春江》詩:“鶯聲誘引來花下,草色勾留坐水邊?!?元 王逢 《題張后山西堂》詩:“柳行接隴鶯聲迥,椶影涵波鶴思閒?!?/p>
(2).多比喻女子宛轉(zhuǎn)悅耳的語聲?!端疂G傳》第一百回:“ 瓊英 在城下鶯聲嬌囀,叫道:‘我乃郡主,保護(hù)大王到此,快開城門?!?清 王韜 《淞隱漫錄·白素秋》:“耳畔鶯聲嚦嚦,口脂之馥直透鼻觀?!?/p>
垂楊
(1).垂柳。古詩文中楊柳常通用。 南朝 齊 謝朓 《隋王鼓吹曲·入朝曲》:“飛甍夾馳道,垂楊蔭御溝。” 唐 萬齊融 《送陳七還廣陵》詩:“落花馥河道,垂楊拂水窗?!薄独蠚堄斡洝返诙兀骸暗搅?濟(jì)南府 ,進(jìn)得城來,家家泉水,戶戶垂楊。” 魯迅 《送增田涉君歸國》詩:“卻折垂楊送歸客,心隨東棹憶華年?!?/p>
(2).詞牌名。雙調(diào),一百字或九十八字。本詠垂楊,后為詞牌名。參閱《詞譜》卷二八。
曹冠名句,滿庭芳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