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無生滅,到茲方契,般若經(jīng)中偈
出自元代王處一《謝師恩 贈贛榆善眾》:
神光欲列真仙法,道德休輕棄。
默養(yǎng)玄珠無玷*。
五般光彩,一輪圓相,見了生慚愧。
兩條玉路分天地。
個內(nèi)呈嘉瑞。
躍入云霄朝玉帝。
永無生滅,到茲方契,般若經(jīng)中偈。
注釋參考
無生
(1).不降生,不生存在世上?!对姟ば⊙拧ぼ嬷A》:“知我如此,不如無生?!?鄭玄 箋:“我,我王也。知王之為政如此,則己之生,不如不生也?!币槐咀鳌盁o生”。
(2).佛教語。謂沒有生滅,不生不滅。 晉 王該 《日燭》:“咸淡泊於無生,俱脫骸而不死。” 唐 王維 《登辨覺寺》詩:“空居法云外,觀世得無生?!?明 何景明 《近寺》詩:“亦知身是妄,從此學(xué)無生。” 康有為 《七月偕鐵君及家人從者居丹將敦島燈塔》詩:“碧海蒼天無盡也,教人怎不了無生?”
般若
般若 (bōrě) 智慧。佛教用語。通過直覺的洞察所獲得的先驗的智慧或最高的知識 prajna;wisdom王處一名句,謝師恩 贈贛榆善眾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