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傅伯成《擬和元夕御制》:
萬(wàn)戶千門繡作團(tuán),未央宮闕聳巑岏。
燈花無數(shù)排金粟,月魄不空倚扇紈。
香繞御爐煙羃羃,玉瑤仙佩響珊珊。
游人共說歸來晚,一枕鈞天好夢(mèng)殘。
注釋參考
爐煙
見“ 爐煙 ”。
亦作“ 爐煙 ”。1.熏爐或香爐中的煙。 南朝 梁簡(jiǎn)文帝 《曉思詩(shī)》:“爐煙入斗帳,屏風(fēng)隱鏡臺(tái)?!?宋 蘇軾 《青牛嶺高絕處有小寺人跡罕到》詩(shī):“暮歸走馬沙河塘,爐煙裊裊十里香。” 清 支機(jī)生 《珠江名花小傳》:“爐煙暗遞浩歌聲?!?/p>
(2). 廬山 香爐峰 的云氣。借指 香爐峰 。 宋 梅堯臣 《寄王江州》詩(shī):“何嘗聞堠火,唯是對(duì)爐煙。潮到 盆城 否?猶期信可傳。”
(3).舊時(shí)宮殿前丹墀設(shè)焚香爐,后因以指代宮廷、朝官。 唐 無名氏 《元日觀上公獻(xiàn)壽賦》:“趨云陛以陳詞,向爐煙而稽首?!?唐 韋應(yīng)物 《燕李錄事》詩(shī):“與君十五侍皇闈,曉拂爐煙上赤墀?!?唐 方干 《送杭州李員外》詩(shī):“必恐駐班留立位,前程一步是爐煙?!?/p>
(4).指爐火。 宋 周邦彥 《滿庭芳·夏日溧水無想山作》詞:“地卑山近,衣潤(rùn)費(fèi)爐煙?!睜t,一本作“ 罏 ”。
羃羃
(1).覆蓋籠罩貌。 唐 白居易 《古意》詩(shī):“玉琴聲悄悄,鸞鏡塵羃羃?!?唐 柳宗元 《晉問》:“積雪百里,皛皛羃羃。” 宋 葉適 《胡崇禮墓志銘》:“露楸亭亭,云塚羃羃。”
(2).密布貌。 唐 喻鳧 《春雨如膏》詩(shī):“羃羃斂輕塵,濛濛溼野春。” 唐 盧照鄰 《悲窮通》詩(shī):“離離碣石之鴻,羃羃江潭之草?!?宋 梅堯臣 《送葛都官南歸》詩(shī):“ 江 南羃羃梅雨時(shí),風(fēng)帆差差并鳥飛?!?/p>
(3).濃深貌。 唐 韓愈 《叉魚招張功曹》詩(shī):“蓋江煙羃羃,拂掉影寥寥。” 王伯大 音釋:“羃羃,深貌?!?唐 郭密之 《永嘉經(jīng)謝公石門山作》詩(shī):“陰潭下羃羃,秀嶺上層層?!?/p>
響珊珊
形容沙沙的輕響聲。 元 李好古 《張生煮?!返谝徽郏骸跋沭ヰサす鹎镲L(fēng)送,響珊珊翠竹秋風(fēng)弄?!?/p>
傅伯成名句,擬和元夕御制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6槍火勇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