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謝雋伯《秋日雜興二首》:
西風(fēng)運金氣,萬籟含商聲。
寒蛩亦何為,微音最凄清。
幽人倦長夜,拊枕難為情。
朱門沸歌鐘,醉臥鴛鴦屏。
晨雞喚不醒,況乃聞蛩鳴。
蛩聲自酸棲,賴有幽人聽。
注釋參考
晨雞
亦作“ 晨鷄 ”。報曉之雄雞。 三國 魏 阮籍 《詠懷》之十四:“晨雞鳴高樹,命駕起旋歸?!?金 段成己 《虞坂曉行》詩:“林外晨雞第一聲,隴頭殘月伴人行?!?明 文徵明 《辛亥除夕守歲》詩:“香消酒冷人初靜,忽報晨鷄第一聲。” 李廣田 《銀狐集·平地城》:“因為他們夜里起來掌燈作活,把神靈驚動了,等到晨雞一叫,一切都算完事。”
不醒
(1).神志不清;失去知覺?!缎咽篮阊浴⑿」俅菩坌值堋罚骸按?,用水噴在他面上,他便昏迷不醒。”《西游補(bǔ)》第十一回:“﹝小童兒﹞忽然見了 行者 ,七竅流紅,驚仆不醒?!?/p>
(2).謂處于熟睡狀態(tài)。 錢鍾書 《圍城》二:“明天找個旅館,睡它個幾天幾晚不醒,船上的機(jī)器鬧得很,我睡不舒服。”
(3).不記得。 唐 裴铏 《傳奇·裴航》:“女曰:‘ 裴郎 不相識耶?’ 航 曰:‘昔非姻好,不醒拜侍?!唬骸粦?鄂 渚同舟回而抵 襄 漢 乎?’”
況乃
亦作“況乃”。亦作“況廼”。 1.恍若,好像。 南朝 宋 謝靈運 《游赤石進(jìn)帆?!吩姡骸爸苡[倦瀛壖,況乃陵窮髮。” 唐 杜甫 《江邊星月》詩之一:“餘光隱更漏,況乃露華凝?!?唐 元稹 《和樂天秋題曲江》:“況乃江楓夕,和君《秋興》詩。”
(2).何況;況且;而且。《后漢書·王符傳》:“以罪犯人,必加誅罰,況乃犯天,得無咎乎?” 南朝 宋 謝靈運 《登臨海嶠初發(fā)彊中作與從弟惠連見羊何共和之》:“茲情已分慮,況廼協(xié)悲端?!?宋 王安石 《酬沖卿月晦夜有感》詩:“夜云不見天,況乃星與月?!?/p>
謝雋伯名句,秋日雜興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6糧白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