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貫休《上孫使君》:
圣主得賢臣,天地方交泰。
恭惟岳精粹,多出于昭代。
君侯握文鏡,獨立塵埃外。
王演俗容儀,崔陵小風概。
馨香擁蘭雪,峻秀高嵩岱。
嵇松領歲寒,莊劍無礱淬。
威棱玉霜直,匠石金槌大。
詩穿明月珠,道拍安期背。
中興鸞鳳集,直道風云會。
萬卷似無書,三山如歷塊。
德乎天所縱,清矣誰堪對。
有法在朝端,無塵到冠蓋。
具瞻從密勿,旦夕調鼎鼐。
為君整衢尊,為君戢蕃塞。
豈知吾后意,憂此毗陵最。
親手賜彤弓,蒼生是繄賴。
下車鄰寇散,是物冰壺內。
龔遂愛廉平,次公太繁碎。
袴襦砧動地,父母歌闤闠。
□雪鎖戈鋋,非煙繞旌旆。
寧思子產冰,肯羨任棠薤。
忽如春再來,不獨天重戴。
昂藏海嶠鶴,冷碧仙庭檜。
物物動和氣,家家有新態(tài)。
芙蓉開帟幕,錦帳無纖壒。
鼓角穿凍云,恩波動耕耒。
奸回改精魄,禮教書紳帶。
必于堯舜日,還似房杜輩。
野人有章句,格力亦慷慨。
若不入丘門,世間更誰愛。
注釋參考
具瞻
(1).謂為眾人所瞻望。語出《詩·小雅·節(jié)南山》:“赫赫師 尹 ,民具爾瞻?!?毛 傳:“具,俱;瞻,視?!?鄭玄 箋:“此言 尹氏 汝居三公之位,天下之民俱視汝之所為?!薄度龂尽の褐尽じ呷醾鳌罚骸敖窆o之臣,皆國之棟梁,民所具瞻。” 宋 周必大 《二志堂詩話·辨歐陽公釋奠詩》:“宰相者,人臣極位,天下具瞻,非有清望大功,不容輕授?!?明 李贄 《答耿中丞》:“有德者,隆之虛位,但取具瞻;高才者,處以重任,不問出入。”
(2).指宰輔重臣?!段倪x·王儉<褚淵碑文>序》:“具瞻之范既著,臺衡之望斯集。” 呂向 注:“具瞻、臺衡并宰相之位也?!?宋 王讜 《唐語林·政事上》:“在具瞻之地,自有國容?!?/p>
密勿
(1).勤勉努力?!对姟ば⊙拧な轮弧罚骸包w勉從事,不敢告勞?!?王先謙 《詩三家義集疏》謂“ 魯 ‘黽勉’作‘密勿’。”《漢書·劉向傳》:“君子獨處守正,不撓眾枉,勉彊以從王事……故其詩曰:‘密勿從事,不敢告勞?!?顏師古 注:“密勿,猶黽勉從事也?!?南朝 梁 沉約 《劉領軍封侯詔》:“內參嘉謨,外宣戎略,密勿劬勞,誠力備盡。” 宋 曾鞏 《祭歐陽少師文》:“櫝斂兵革,天清地謐,日進昌言,從容密勿,開建國本,情忠力悉?!?清 顧炎武 《乾陵》詩:“彌縫由密勿,迴斡賴元功?!?/p>
(2).機要;機密?!度龂尽の褐尽ざ潘鳌罚骸芭c聞政事密勿大臣,寧有懇懇憂此者乎?” 唐 李德裕 《謝賜讓官批答狀》:“承訏俞之命,或慮闕遺;奉密勿之機,實憂不逮。” 明 黃瑜 《文淵閣銘》:“ 永樂 初,命侍讀 解縉 等七人,入掌密勿。”《詩刊》1977年第3期:“忘身參密勿,忠黨樹儀刑?!?/p>
(3).指機要之職。 宋 王禹偁 《懷賢詩·王樞密》:“文學中甲科,風云參霸府。直躬在密勿,未始畏強御。”
旦夕
[in a short while;in a day's time] 早晨和晚上,比喻很短的時間
危在旦夕
旦夕奉問起居。——《漢書·李廣蘇建傳》
蒲葦一時紉,便作旦夕間。——《玉臺新詠·古詩為焦仲卿妻作》
詳細解釋(1).早與晚。《墨子·號令》:“諸門下朝夕立若坐,各令以年少長相次,旦夕就位,先右有功有能?!?唐 張巡 《聞笛》詩:“旦夕更樓上,遙聞橫笛音?!?/p>
(2).日夜;每天?!稌酌罚骸拔粼?文 武 ,聰明齊圣……其侍御僕從,罔非正人,以旦夕承弼厥辟?!?漢 劉向 《列女傳·鄒孟軻母》:“ 孟子 懼,旦夕勤學不息?!?宋 蘇軾 《藥誦》:“自今日以往,旦夕食淡麪四兩?!?清 龔自珍 《葛伯仇餉解》:“ 葛 雖貧,土可兼, 葛伯 放而柔,彊隣圣敵,旦夕虎視,發(fā)眾千百入其境……能無懼乎?”
(3).比喻短時間內?!稑犯娂るs曲歌辭十三·焦仲卿妻》:“蒲葦一時紉,便作旦夕間?!?宋 蘇軾 《答孫志康書》:“今復覩此文,旦夕當下筆,然不愿傳出?!敝袊焚Y料叢刊《辛亥革命·武昌起義清方檔案·關于革命軍方面消息》:“戰(zhàn)況甚佳, 南京 旦夕可下?!?/p>
調鼎
(1).烹調食物。 南朝 梁元帝 《金樓子·立言上》:“余見宰人嘆曰:‘ 伊尹 與 易牙 同知調鼎,而有賢不肖之殊?!?唐 劉禹錫 《送太常蕭博士棄官歸養(yǎng)赴東都》詩:“侍膳曾調鼎,循陔更握蘭?!?宋 吳曾 《能改齋漫錄·事始一》:“《左傳》:‘ 晏子 曰:“水火醯醢鹽梅,以烹魚肉?!薄枪湃苏{鼎用梅醢也。” 明 徐光啟 《農政全書》卷二八:“《農桑通訣》曰:又一種澤蒜,可以香食。 吳 人調鼎,率多用此?!?/p>
(2).喻任宰相治理國家。語本《韓詩外傳》卷七:“ 伊尹 ,故 有莘氏 僮也,負鼎操俎調五味,而立為相,其遇 湯 也?!?唐 孟浩然 《都下送辛大之鄂》詩:“未逢調鼎用,徒有濟川心?!?元 薩都剌 《題光春卷上有蕭滕王三學士贊》詩:“未經調鼎休惆悵,會見留酸到子孫。” 清 張大受 《呈竹垞先生四十韻》:“自此期調鼎,無端怨失弓?!?/p>
(3).指治理國家的才能。 唐 皇甫冉 《彭祖井》詩:“聞道延年如玉液,欲將調鼎獻明光?!?/p>
貫休名句,上孫使君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