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晁補之《過澗歇》
歸去。奈故人、尚作青眼相期,未許明時歸去。放懷處。買得東皋數(shù)畝,靜愛園林趣。任過客、剝啄相呼晝扃戶。堪笑兒童事業(yè),華顛向誰語。草塘人悄,圓荷過微雨。都付邯鄲,一枕清風(fēng),好夢初覺,砌下槐影方停午。
注釋參考
任過
承擔(dān)過失。 清 李漁 《意中緣·設(shè)計》:“做便去做,只有三樁事包不穩(wěn),須要預(yù)先説過。做成了,我也不敢居功。做不成,我也不肯任過的?!?/p>
剝啄
亦作“剝琢”。1.象聲詞。敲門或下棋聲。 宋 蘇軾 《次韻趙令鑠惠酒》:“門前聽剝啄,烹魚得尺素。” 清 錢謙益 《觀棋絕句》之六:“疎簾清簟 楚 江秋,剝啄叢殘局未收?!?清 阮升基 《修宜興縣舊志》:“是日宿戚 袁氏 家,聞剝琢聲,出視無所見?!?/p>
(2).可重迭使用。 唐 韓愈 《剝啄行》:“剝剝啄啄,有客至門?!?/p>
亦作“剝琢”。1.叩擊,敲打。 唐 高適 《重陽》詩:“豈有白衣來剝啄,亦從烏帽自欹斜?!?清 和邦額 《夜譚隨錄·汪越》:“向山西行七八里,果見叢樹中,有茅屋數(shù)椽,門懸韋箔,繞以笆籬。方將剝啄,而老人已扶笻出?!?/p>
(2).謂用喙刮啄。 郭沫若 《山中雜記·菩提樹下》:“雞雛啾啾地在她腳下爭食,互相擠擁,互相踐踏,互相剝啄著?!?/p>
扃戶
閉戶。 唐 李白 《贈清漳明府侄聿》詩:“牛羊散阡陌,夜寢不扃戶?!?宋 洪邁 《夷堅丁志·留怙香囊》:“入室即扃戶,非溫凊與賓客至,輒不出?!?明 馮夢龍 《智囊補·上智·郭子儀》:“崇垣扃戶,不通內(nèi)外?!?清 葆光子 《物妖志·介類·赤蛇》:“自扃戶就寢,天明起視,前鞋宛然在故處。”
晁補之名句,過澗歇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