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士三公作,靈蹤四絕推
出自唐代黃滔《和王舍人崔補(bǔ)闕題天王寺》:
郭內(nèi)青山寺,難論此崛奇。
白云生院落,流水下城池。
石像雷霆啟,江沙鼎鼐期。
岳僧來坐夏,秦客會(huì)題詩。
岡轉(zhuǎn)泉根滑,門升蘚級(jí)危。
紫微今日句,黃絹昔年碑。
歇鶴松低閣,鳴蛩徑出籬。
粉垣千堵束,金塔九層支。
啼鳥笙簧韻,開花錦繡姿。
清齋奔井邑,玄發(fā)剃熊羆。
極浦征帆小,平蕪落日遲。
風(fēng)篁清卻暑,煙草綠無時(shí)。
信士三公作,靈蹤四絕推。
良游如不宿,明月擬何之。
注釋參考
信士
(1).誠實(shí)可信的人。《荀子·王霸》:“人無百歲之壽,而有千歲之信士,何也?曰:以夫千歲之法自持者,是乃千歲之信士矣?!薄妒酚洝せ袀鳌罚骸?楚王 曰:‘善, 齊王 有信士若此哉!’厚賜之,財(cái)倍鵠在也?!?唐 段成式 《酉陽雜俎·玉格》:“及至鶴處,老人已至,喜曰:‘固是信士?!?/p>
(2).信奉佛教的在家男子。梵語(優(yōu)婆塞)的譯稱。 唐 郭崧 《藥師像贊》:“立召良工,彫磨斯像,使信士等日加精勤。” 元 無名氏 《昊天塔》第四折:“對(duì)客官細(xì)説分明,我也曾殺的番軍怕,幾曾有箇信士請(qǐng),直到中年纔落髮為僧?!?/p>
(3). 漢 碑有“義士”之稱,泛指出財(cái)布施者, 宋 避 太宗 趙光義 諱,改稱“信士”。后因?qū)7Q信仰佛教而出錢布施的人。參閱 清 顧炎武 《金石文字記·郃陽令曹全碑》。
三公
(1).古代中央三種最高官銜的合稱。 周 以太師、太傅、太保為三公?!稌ぶ芄佟罚骸傲⑻珟?、太傅、太保,茲惟三公,論道經(jīng)邦,燮理陰陽?!币徽f以司馬、司徒、司空為三公。見《漢書·百官公卿表序》。
(2).古代中央三種最高官銜的合稱。 西漢 以丞相(大司徒)、太尉(大司馬)、御史大夫(大司空)為三公, 東漢 以太尉、司徒、司空為三公,見《通典·職官一》。
(3).古代中央三種最高官銜的合稱。 唐 宋 沿 東漢 之制,以太尉、司徒、司空為三公,但已非實(shí)職。
(4).古代中央三種最高官銜的合稱。 明 清 沿 周 制,以太師、太傅、太保為三公,惟只用作大臣的最高榮銜。見《明史·職官志一》、《清史稿·職官志一》。
(5).星名?!妒酚洝ぬ旃贂罚骸爸袑m天極星,其一明者,太一常居也;旁三星三公,或曰子屬。” 張守節(jié) 正義:“三公三星在北斗杓東,又三公三星在北斗魁西,并為太尉、司徒、司空之象。主變出陰陽,主佐機(jī)務(wù)?!薄稌x書·天文志上》:“杓南三星及魁第一星西三星皆曰三公,主宣德化,調(diào)七政,和陰陽之官也。”
靈蹤
(1).指佛的莊嚴(yán)妙相。 唐 王勃 《梓州通泉縣惠普寺碑》:“由是 鹿園 層敞,象教旁流,宣妙?yuàn)\於希夷,范靈蹤於顯晦?!?五代 齊己 《題玉泉寺》詩:“勝景飽於閒采拾,靈蹤銷得正思量,時(shí)移兩板成塵跡,猶掛吾師舊影堂?!?/p>
(2).指神靈。 劉師培 《文說·宗騷》:“ 荊楚 之俗,敬天明鬼,故《神女》作賦,《山鬼》名篇,仰古賢於 彭咸 ,弔靈蹤於 河伯 ?!?/p>
(3).指僧道的足跡。 唐 孟郊 《送蕭煉師入四明山》詩:“靜言不語俗,靈蹤時(shí)步天。” 南唐 李中 《贈(zèng)東林白大師》詩:“ 虎溪 久駐靈蹤,禪外詩魔尚濃?!?/p>
(4).借指僧道足跡所履之處。 唐 陸龜蒙 《寄茅山何威儀》詩之一:“大小三峯次 九華 ,靈蹤今盡屬 何 家?!?明 高啟 《贈(zèng)金華隱者》詩:“我聞名山洞府三十六,一一靈蹤紀(jì)真籙。”
(5).猶墨寶。寶貴的墨跡。 唐 李商隱 《李肱所遺畫松詩書兩紙得四十韻》:“伊人秉茲圖,顧眄擇所從,而我何為者,開顏捧靈蹤?!?/p>
(6).敬稱道士的手跡。 清 厲鶚 《次韻顧丈月田以羅浮竹葉符見贈(zèng)》:“淋漓太平符,糾繆龍蛇繞,至今留靈蹤,葉葉出意表?!?/p>
四絕
(1).傳稱四種高超的技藝或難得的事物。(1) 南朝 陳 洪偃 貌、義、詩、書號(hào)為“四絶”。見 唐 道宣 《續(xù)高僧傳》卷七。(2) 宋 計(jì)有功 《唐詩紀(jì)事·郎馀令》:“ 餘令 善畫, 唐 秘書省內(nèi)落星石, 薛稷 畫鶴, 賀知章 草書, 餘令 鳳,相傳為四絶?!?3) 宋 王闢之 《澠水燕談錄·文儒》:“ 慶歷 中, 滕子京 謫守 巴陵 ,治最為天下第一。政成,重修 岳陽樓 。屬 范文正公 為記,詞極清麗, 蘇子美 書石, 邵餗 篆額,亦皆一時(shí)精筆,世謂之‘四絶’云?!?4)指《詩經(jīng)》、《楚辭》、草書、畫。見 宋 王應(yīng)麟 《小學(xué)紺珠·名臣下·四絕》。
(2).指立春、立夏、立秋、立冬的前一日。詳“ 四離四絶 ”。
黃滔名句,和王舍人崔補(bǔ)闕題天王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