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歐陽修《送鄆州李留后》:
北州遺頌藹嘉聲,東土還聞政有成。
組甲光寒圍夜帳,彩旗風暖看春耕。
金釵墜鬢分行立,玉麈高談四坐傾。
富貴常情誰不羨,愛君風韻有余清。
注釋參考
金釵
(1).婦女插于發(fā)髻的金制首飾,由兩股合成。 南朝 宋 鮑照 《擬行路難》詩之九:“還君金釵玳瑁簪,不忍見之益愁思?!?唐 溫庭筠 《懊惱曲》:“兩股金釵已相許,不令獨作空成塵?!薄队何鯓犯ぷ砘帯耧L和太平了》:“兩行金釵,最宜素縞?!?清 黃遵憲 《九姓漁船曲》:“金釵敲斷都由我,團扇遮羞怕見郎?!?/p>
(2).借指婦女。 清 沉起鳳 《諧鐸·夢中夢》:“今富貴若此,何不廣列金釵,以充下陳。” 賀敬之 《放歌集·三門峽歌》:“烏云遮明鏡,黃水吞金釵?!?/p>
(3).石斛的別名。見 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草九。石斛》。
分行
分行 (fēnháng) 銀行的分支機構 branch(of a bank) 國內(nèi)分行玉麈
玉柄麈尾。 東晉 士大夫清談時常執(zhí)之。 唐 盧照鄰 《行路難》詩:“金貂有時換美酒,玉麈但搖莫計錢?!?宋 姜夔 《湘月》詞:“玉麈談玄,嘆坐客、多少風流名勝?!?明 李東陽 《送文宗儒太仆還南寺》詩:“錦囊秀句壓騷人,玉麈雄談驚坐客。” 清 龔自珍 《行路易》詩:“袖中芳草豈不香,手中玉麈豈不長?”
高談
亦作“ 高譚 ”。1.侃侃而談,大發(fā)議論。 三國 魏 劉劭 《人物志·接識》:“是故多陳處直,則以為見美,靜聽不言,則以為虛空,抗為高談,則為不遜?!?北周 庾信 《預麟趾殿校書和劉儀同》:“高譚變白馬,雄辯塞 飛狐 ?!?明 許承欽 《將相談兵歌題蔡懷真畫冊》詩:“蟹羹魚炙行日夕,高談話昔情逾敦?!?茅盾 《子夜》三:“可是--平常日子高談‘男女之大防’的,豈非就是他這班‘社會的棟梁’么?”
(2).不切實際的議論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官理》:“昔 衞靈 聽圣言而數(shù)驚, 秦孝 聞高談而睡寐?!?/p>
(3).高明的談吐;高尚的言談。 南朝 梁 蕭統(tǒng) 《講解將畢賦三十韻詩依次用》:“高談屬時勝,寡聞終自恧。” 宋 秦觀 《送喬希圣》詩:“杖藜對客騁高談,自覺胸襟輩 堯 禹 。” 清 吳偉業(yè) 《哭志衍》詩:“高譚羣兒驚,健筆小儒怍。”
四坐
亦作“ 四座 ”。1.指四周座位上的人。 三國 魏 曹操 《善哉行》:“弦歌感人腸,四坐皆歡悅?!?晉 陸機 《吳趨行》:“ 楚 妃且勿嘆, 齊 娥且勿謳,四坐并清聽,聽我歌《吳趨》。”《晉書·唐彬傳》:“帝顧四坐曰:‘名不虛行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閬州行》:“四座且勿喧,聽我歌 閬州 ?!?/p>
(2).四周座位。 晉 陶潛 《詠荊軻》詩:“飲餞 易水 上,四座列羣英?!?唐 白居易 《游悟真寺》詩:“六楹排玉鏡,四座敷金鈿?!?/p>
歐陽修名句,送鄆州李留后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