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作丘坑看覺地,當(dāng)鉏薈蘙種曇華
出自宋代釋正覺《華亭顧道友兒女俱出家求頌》:
兒兒女女著袈裟,留得閑身具在家。
不作丘坑看覺地,當(dāng)鉏薈蘙種曇華。
深藏北斗端能許,吸盡西江始較些。
三界脫然亡影像,凈名居士好生涯。
注釋參考
不作
(1).不興起;不興盛。《禮記·樂記》:“暴民不作,諸侯賓服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不作,謂不動作也?!薄睹献印る墓隆罚骸笆ネ醪蛔?,諸侯放恣。” 趙岐 注:“不作,圣王之道不興?!薄俄n詩外傳》卷三:“無令財貨上流,則逆不作。”《文選·班固<兩都賦序>》:“昔 成 康 沒而頌聲寢,王澤竭而詩不作?!?李善 注:“作,興也?!?/p>
(2).不耕作;不寫作?!妒酚洝ぺw世家》:“耕事方急,一日不作,百日不食。” 清 顧炎武 《金陵雜詩》之一:“詩人長不作,千載尚風(fēng)流?!?/p>
方言。不能,情理上不容許?!独蠚堄斡洝返谄呋兀骸昂蜕屑矣植蛔鲙П?,所以這拳法專為保護(hù)身命的?!?/p>
覺地
(1).謂修行悟道的意志。 唐 顧況 《題靈山寺》詩:“覺地本隨身, 靈山 重結(jié)因。如何戰(zhàn)鳥佛,不化捕魚人?!?/p>
(2).佛地。 宋 黃公紹 《福善廟設(shè)齋門榜》:“今則豎勝旛於覺地,下颷馭於熙臺?!?/p>
薈蘙
草木叢聚隱翳。亦指枝葉繁茂隱翳的草木。 唐 韋夏卿 《東山記》:“芟薈蘙而松桂出,夷坎窞而溪谷通?!?宋 梅堯臣 《和端武上人十詠·古木陰》:“千重葉薈蘙,誰愿憇日永。” 清 趙翼 《樹海歌》:“況茲薈翳徑千里,何啻澎湃重溟瀉!”
釋正覺名句,華亭顧道友兒女俱出家求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