粲然共一理,?;文茏R
出自宋代蘇轍《游太山四首其二四禪寺》:
山蹊容車箱,深入遂有得。
古寺依巖根,連峰轉(zhuǎn)相揖。
樵蘇草木盡,佛事亦蕭瑟。
居僧麋鹿人,對客但羞澀。
雙碑立風(fēng)雨,八分存法則。
云昔義靖師,萬里窮西域。
華嚴具多紙,歸來手親譯。
蛻骨儼未移,至今存石室。
遺文盡法界,廣大包萬億。
變化浩難名,丹青畫京邑。
粲然共一理,?;文茏R。
末法漸衰微,徒使真人泣。
注釋參考
粲然
粲然 (cànrán) 鮮亮發(fā)光的樣子 beaming 形容清楚明白 clear 露齒而笑的樣子 smile delightfully 粲然一笑一理
(1).同一準(zhǔn)則?!秴问洗呵铩彿帧罚骸胺蛑紊砼c治國,一理之術(shù)也?!?高誘 注:“身治則國治,故曰一理之術(shù)也。”《文選·陸機<五等諸侯論>》:“然則八代之制,幾可以一理貫。” 劉良 注:“一理謂合典則也。”《二程遺書》卷十八:“天下物皆可以理照,有物必有則,一物須有一理?!?明 胡居仁 《居業(yè)錄·心性》:“天地人物,分雖不同,同此一理。”
(2).一個道理。 南朝 梁 劉孝標(biāo) 《辨命論》:“非可以一理徵,非可以一途驗。” 宋 真德秀 《問格物致知》:“萬物各具一理,萬理同出一原?!薄缎瓦z事》前集:“看破治亂兩途,不出陰陽一理?!?/p>
(3).同一地理區(qū)域。 漢 趙曄 《吳越春秋·夫差內(nèi)傳》:“且 吳 與 越 同音共律,上合星宿,下共一理,而 吳 侵伐,大過五也?!?/p>
(4).溫習(xí)一次。 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(xùn)·勉學(xué)》:“吾七歲時,誦《靈光殿賦》,至於今日,十年一理,猶不遺忘?!?/p>
?;?/h3>
(1).迷惑。 宋 歐陽修 《人日聚星堂燕集探韻得豐字》:“文章爛照耀,應(yīng)和相撞舂。而予處其間,?;尾恢獜??!?宋 蘇轍 《游太山·四禪寺》詩:“變化浩難名,丹青畫京邑。粲然共一理,?;文茏R?!薄肚迨犯濉r憲志一》:“於是為推步之學(xué)者,始知 中 西之學(xué)之一貫,不至眩晃於新法矣?!?/p>
(2).耀眼。 宋 蘇軾 《贈寫御容妙善師》詩:“仰觀?;文可鷷灒姇陨_ 扶桑 。” 宋 蘇轍 《喜雪呈李公擇》詩:“霏微入疏戶,?;蜗戎扉w?!?元 虞集 《三鳳行贈海東之還江南》:“ 東之 之文五色云,見者?;紊骰琛!?/p>
蘇轍名句,游太山四首其二四禪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8山羊上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