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寶印《頌古十八首》:
應口曹源一滴時,誰知依樣畫貓兒。
袖中三尺龍泉劍,落盡髑髏人不知。
注釋參考
應口
(1).應聲出口,隨口。形容應對或動作、行為敏捷、迅速?!吨熳诱Z類》卷一三八:“ 汪玉山 童穉時, 喻玉泉 令他對七字對云:‘馬蹄踏破青青草?!?玉山 應口對云:‘龍爪拏開黯黯云。’” 明 李東陽 《楊南里傳》:“先生幼多疾書,恍惚不能記。六七歲時,忽若有得,隨所授,輒應口成誦?!?明 陳繼儒 《珍珠船》卷四:“ 昝君謨 善射,閉目而射,應口而中?!?/p>
(2).猶言言行相符。 金 董解元 《西廂記諸宮調(diào)》卷三:“把山海似深恩掉在腦后,轉(zhuǎn)關兒便是舌頭,許了的話兒都不應口。” 元 關漢卿 《竇娥冤》第一折:“我將這婆侍養(yǎng),我將這服孝守,我言詞須應口?!?/p>
(3).適合口味。 元 喬吉 《金錢記》第三折:“敢酒食餚饌不應口么?”
(4).回嘴;頂嘴?!端疂G傳》第三回:“ 鄭屠 掙不起來,那把尖刀也丟在一邊,口里只叫:‘打得好!’ 魯達 駡道:‘直娘賊!還敢應口!’”
一滴
(1).液體的一個小點。舊題 漢 郭憲 《洞冥記》卷三:“剉以釀酒,名曰桂醪。嘗一滴,舉體如金色。” 唐 韓偓 《秋霖夜憶家》詩:“不知短髮能多少,一滴秋霖白一莖?!?宋 方鳳 《金華游錄》:“有卷石,小竅指面大,有水正滴竅中,名仙人硯滴。候片時,纔一滴?!?/p>
(2).一點兒,表示少量。《關尹子·四符》:“吾之精一滴無存亡爾,吾之神一歘無起滅爾?!?茅盾 《子夜》十七:“驀地,他站了起來,冷冷地獰笑。最后一滴力又回到他身上了?!?/p>
依樣
照樣;依舊。 清 魏允札 《疏影·贈谷山兄移居》詞:“只有門前,依樣垂垂,換了幾株新樹?!?/p>
釋寶印名句,頌古十八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