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王邁《早趙倅》:
別駕從來頭沓高,非關(guān)期奏壓宜敖。
推敲今日韓饒買,引避他年藺下頗。
螂欲當(dāng)車觀者笑,駟難及舌罪焉逃。
小詩贖過無佳句,唐突西施又奈何。
注釋參考
推敲
推敲 (tuīqiāo) 斟酌字句。亦泛指對事情的反復(fù)考慮 weigh; deliberate 推敲字句今日
(1).本日;今天?!睹献印す珜O丑上》:“今日病矣,予助苗長矣。” 唐 韓愈 《送張道士序》:“今日有書至?!薄端疂G傳》第四五回:“ 楊雄 道:‘兄弟何故今日見外?有的話,但説不妨?!薄秲号⑿蹅鳌返谌兀骸?華忠 説:‘今日趕不到的;他連夜走,也得明日早上來?!?/p>
(2).目前;現(xiàn)在?!斗Y梁傳·僖公五年》:“今日亡 虢 ,而明日亡 虞 矣。” 唐 駱賓王 《為徐敬業(yè)討武曌檄》:“請看今日之域中,竟是誰家之天下?” 清 黃遵憲 《臺灣行》:“今日之政民為主, 臺 南 臺 北固吾圉!” 丁玲 《韋護(hù)》第一章:“然而她們卻痛叱 中國 今日之所謂新興的、有智識的婦女?!?/p>
引避
(1).讓路;躲避?!逗鬂h書·章帝紀(jì)》:“方春,所過無得有所伐殺,車可以引避,引避之?!薄缎绿茣な捴林覀鳌罚骸?至忠 少與友期諸路,會雨雪,人引避, 至忠 曰:‘寧有與人期可以失信?’卒友至,乃去?!?/p>
(2).引退;回避。 宋 歐陽修 《乞出第三札子》:“而臣以顧惜國體,既不當(dāng)更與 誨 等辯正,便合引避去位。” 宋 陸游 《老學(xué)庵筆記》卷四:“ 湯丞相 封 慶國公 。命下, 湯公 謂此 仁宗 賜履之國,自 天圣 以來無封者,欲請避之?;蛟唬骸?何執(zhí)中 嘗封 慶國公 矣?!?湯公 曰:‘ 執(zhí)中 不知引避,此何足為法哉!’卒辭之,改封 岐 ?!?/p>
他年
(1).猶言將來,以后。《左傳·成公十三年》:“ 曹 人使公子 負(fù)芻 守…… 負(fù)芻 殺其大子而自立也,諸侯乃請討之。 晉 人以其役之勞,請俟他年。” 唐 杜牧 《寄題甘露寺北軒》詩:“他年會著荷衣去,不向山僧道姓名?!?清 龔自珍 《乙酉十二月十九日得漢鳳紐白玉印一枚喜極賦詩》:“引我飄搖思,他年能不能?”
(2).往年;以前。 唐 杜甫 《千秋節(jié)有感》詩之二:“圣主他年貴,邊心此日勞?!?唐 韓愈 《祭虞部張員外文》:“他年諸人,莫有能比?!?唐 薛能 《雕堂》詩:“他年誰識我,心跡在 徐州 ?!?/p>
王邁名句,早趙倅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