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朱槔《和德粹三絕》:
未坐他年百尺樓,浮云身上且悠悠。
眼高四海騎鯨客,不見長安亦解愁。
注釋參考
眼高
眼光高。比喻藐視,看不起或要求高。 元 無名氏 《漁樵記》第三折:“今日做了官,就眼高了?!?明 郎瑛 《七修類稿·詩文·壽詩》:“舌在未應(yīng)鳩計(jì)拙,眼高渾覺馬羣空。” 魯迅 《吶喊·故鄉(xiāng)》:“忘了?這真是貴人眼高?!?冰心 《我的朋友的母親》:“你是太眼高了,不是我說你,‘越挑越眼花!’”
四海
四海 (sìhǎi) 指全國各地 the whole country 四海為家 將軍既帝室之胄,信義著于四海?!度龂尽ぶT葛亮傳》 大閹之亂,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,四海之大,有幾人歟?——明· 張溥《五人墓碑記》 指世界各地 the whole world 放之四海而皆準(zhǔn) 豪放、豁達(dá) unconstrained 老牛說:“真是大手筆,四海得很”騎鯨客
亦作“ 騎鯨李 ”。指 李白 。 宋 蘇軾 《和陶都主簿》:“愿因騎鯨 李 ,追此御風(fēng) 列 ?!?宋 陸游 《八十四吟》之二:“飲敵騎鯨客,行追縮地仙?!?元 張養(yǎng)浩 《寄省參議王繼學(xué)諸友自和》之三:“詩情滄海騎鯨客,世故青樓擲鼠人。” 清 許廷鑅 《采石》詩:“江上無 太白 ,寥落幾千年。予亦騎鯨客,來乘 牛渚 舡。”參見“ 騎鯨 ”。
不見
不見 (bùjiàn) 不曾相見 do not see;do not meet 老哥倆可有日子不見了 見不著;丟失 be lost;be missing 一輛新自行車轉(zhuǎn)身就不見了長安
[Chang'an] 長安地名始于秦朝,西漢、隋、唐等朝的都城,在今陜西西安一帶
詳細(xì)解釋(1).古都城名。 漢高祖 七年(公元前200年)定都于此。此后 東漢 獻(xiàn)帝 初、 西晉 愍帝 、 前趙 、 前秦 、 后秦 、 西魏 、 北周 、 隋 、 唐 皆于此定都。 西漢 末綠林、赤眉, 唐 末 黃巢 領(lǐng)導(dǎo)的農(nóng)民起義軍也曾建都于此。故城有二: 漢 城筑于 惠帝 時(shí),在今 西安市 西北。 隋 城筑于 文帝 時(shí),號 大興城 ,故址包有今 西安城 和城東、南、西一帶。 唐 末就舊城北部改筑新城,即今 西安城 。
(2). 唐 以后詩文中常用作都城的通稱。 唐 李白 《金陵》詩之一:“ 晉 家南渡日,此地舊 長安 ?!?宋 周密 《武林舊事·淳熙八年》:“雪卻甚好,但恐 長安 有貧者?!?清 龔自珍 《同年馮文江索詩贈(zèng)行》:“ 馮君 才大行孔修,少年挾策 長安 游?!?/p>
解愁
[dispel one's distress] 消除愁悶
詳細(xì)解釋解除愁悶。 晉 陸云 《與兄平原書》:“文章既自可羨,且解愁忘憂但作之?!?宋 蘇轍 《聞子瞻將如終南太平宮溪堂讀書》詩:“我雖不能往,寄詩以解愁。” 姚雪垠 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十七章:“每天無事,她不是拿三弦或洞簫解愁,便是暗暗流淚?!?/p>
朱槔名句,和德粹三絕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