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張說《晦日》:
晦日嫌春淺,江浦看湔衣。
道傍花欲合,枝上鳥猶稀。
共憶浮橋晚,無人不醉歸。
寄書題此日,雁過洛陽飛。
注釋參考
晦日
(1).農(nóng)歷每月最后的一天。《公羊傳·僖公十六年》:“何以不日?晦日也?!薄度龂尽侵尽O韶傳》“會(huì) 翊 帳下, 徐元 、 孫高 、 傅嬰 等殺 覽 員 ” 裴松之 注引《吳歷》:“晦日設(shè)祭除服。” 清 昭槤 《嘯亭雜錄·緬甸歸誠本末》:“晦日,都司 哈廷標(biāo) 於 宛頂 遇 大山 土司之從子 阿籠 ?!?章士釗 《趙伯先事略》:“ 伯先 取晚輪,以晦日晨達(dá) 廣州 ,而事已前敗,七十二烈俱殉?!?/p>
(2). 唐 時(shí)曾特以正月晦日(三十日)為晦節(jié),至 德宗 貞元 五年改以二月朔日為中和節(jié)。 唐 杜甫 《陪王使君晦日泛江就黃家亭子》詩之一:“非君愛人客,晦日更添愁。” 浦起龍 心解:“ 唐 以正月晦日為中和節(jié)。” 仇兆鰲 注引 洪仲 曰:“《唐志》: 德宗 時(shí) 李泌 請(qǐng)廢正月晦日,以二月朔為中和節(jié),則是前此以晦日為節(jié)也?!?明 楊慎 《升庵詩話·韓滉晦日呈諸判官》:“‘晦日新晴春意饒,萬家攀折度長(zhǎng)橋。年年老向江城寺,不覺東風(fēng)換柳條?!?唐 人以正月三十日為晦日,君臣宴飲,應(yīng)制賦詩。”《四庫全書總目·小說二·獨(dú)醒雜志》:“ 唐 改正月晦日為中和節(jié),載於 鄴侯 家傳。當(dāng)時(shí)嘗以命題試士,其詩載於《文苑英華》,本非僻事,而試官謬舉清明寒食之説, 敏行 亦不能糾正?!眳⒁姟?中和節(jié) ”。
春淺
謂春意淺淡。 唐 張說 《晦日》詩:“晦日嫌春淺,江浦看湔衣?!?唐 戴叔倫 《早春曲》:“青樓昨夜東風(fēng)轉(zhuǎn),錦帳凝寒覺春淺?!?宋 陳師道 《次韻無斁雪后》之二:“雪餘蓋地白,春淺著梢紅?!?/p>
江浦
(1).江濱?!秴问洗呵铩け疚丁罚骸?江 浦之橘, 云夢(mèng) 之柚?!?高誘 注:“浦,濱也?!?唐 岑參 《題金城臨河驛樓》詩:“忽如 江 浦上,憶作捕魚郎。” 唐 張說 《晦日》詩:“晦日嫌春淺,江浦看湔衣?!?/p>
(2).泛指江河。 北周 庾信 《謝趙王示新詩啟》:“藏之山巖,可使云霧鬱起;濟(jì)之江浦,必當(dāng)蛟龍繞船?!?唐 杜甫 《鷗》詩:“江浦寒鷗戲,無他亦自饒?!?明 高啟 《虎邱行次朱賞靜見寄韻》:“秋風(fēng)今朝動(dòng)江浦,掛席正是當(dāng)年期?!?/p>
湔衣
古代的一種風(fēng)俗。 唐 張說 《晦日》詩:“晦日嫌春淺,江浦看湔衣?!痹敗?湔裳 ”。
張說名句,晦日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