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白居易《西樓喜雪命宴》:
宿云花黃慘澹,花曉云白飄花搖。
散花遮槐市,堆花壓柳橋。
四郊鋪縞素,萬室甃瓊瑤。
銀榼攜桑落,金爐上麗譙。
光迎舞妓動,寒近醉人銷。
歌樂雖盈耳,慚無五褲謠。
注釋參考
散花
(1).使花朵飄散。 南朝 梁簡文帝 《應(yīng)令詩》:“遠煙生兮含山勢,風散花兮傳馨香?!?/p>
(2).謂為供佛而散撒花朵?!段簳め尷现尽罚骸?世祖 初即位,亦遵 太祖 、 太宗 之業(yè),每引高德沙門,與共談?wù)?。於四月八日,輿諸佛像,行於廣衢,帝親御門樓,臨觀散花,以致禮敬。” 北魏 楊衒之 《洛陽伽藍記·景明寺》:“尚書祠部曹録像凡有一千餘軀。至﹝四月﹞八日,以次入 宣陽門 ,向 閶闔宮 前受皇帝散花?!?唐 宋之問 《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屠應(yīng)制》:“散花多寶塔,張樂布金田?!薄度辶滞馐贰返谒幕兀骸癌z眾和尚﹞行香放燈,施食散花,跑五方,整整鬧了三晝夜,方纔散了?!?/p>
(3).指**。 宋 張元干 《西江月·和蘇庭藻》詞:“ 維摩 丈室久空空,不與散花同夢?!眳⒁姟?** ”。
(4).佛教稱經(jīng)之散文為散花。參見“ 散華 ”。
(5).舞曲名。《隋書·音樂志下》:“行曲有《單交路》,舞曲有《散花》。”
(6).樓名。在 四川 成都 。 唐 李白 《登錦城散花樓》詩:“日照 錦城 頭,朝光 散花樓 。” 王琦 注:“ 散花樓 ,在 摩訶池 上, 蜀王 秀 所建。”
方言。坍塌。 叢深 《百年大計》:“將來柱子上邊跑起大吊車來,震動的那樣厲害,要再遇著地上有個震動啥啦的,那不就散花了嗎?”
槐市
漢 代 長安 讀書人聚會、貿(mào)易之市。因其地多槐而得名。后借指學宮,學舍。據(jù)《三輔黃圖》載:“倉之北,為槐市,列槐樹數(shù)百行為隊,無墻屋,諸生塑望會此市,各持其郡所出貨物及經(jīng)傳書記、笙磬樂器相與買賣。” 南朝 梁元帝 《皇太子講學碑》:“轉(zhuǎn)金路而下辟雍,晬玉裕而經(jīng)槐市?!?唐 武元衡 《酬談校書長安秋夜對月寄諸故舊》詩:“蓬山高價傳新韻,槐市芳年挹盛名。” 宋 蘇軾 《次韻徐積》:“但見中年隱槐市,豈知平日賦蘭臺?!?/p>
堆花
物品上凸起花朵或花紋。 阿英 《女兒節(jié)的故事》:“這種特制的果品稱‘巧果’……花樣奇巧,有的上面還堆花。”
柳橋
柳蔭下的橋。古代常折柳贈別,因泛指送別之處。 唐 白居易 《開成二年三月三日奉十二韻以獻》:“柳橋晴有絮,沙路潤無泥?!?宋 張先 《江南柳》詞:“今古柳橋多送別,見人分袂亦愁生,何況自關(guān)情?!?元 任昱 《紅繡鞋·湖上》曲:“隨人松嶺月,醒酒柳橋風?!?/p>
白居易名句,西樓喜雪命宴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