卻憶涼堂坐,明河幾度流
出自唐代李頻《秋夜宿重本上人院》:
卻憶涼堂坐,明河幾度流。
安禪逢小暑,抱疾入高秋。
水國曾重講,云林半舊游。
此來看月落,還似道相求。
注釋參考
涼堂
(1).建于水畔的樓閣。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晉水》:“沼西際山枕水,有 唐叔虞祠 。水側(cè)有涼堂,結(jié)飛梁于水上,左右雜樹交蔭,希見曦景?!?/p>
(2). 宋 時 臨安 樓觀名。 宋 葉紹翁 《四朝聞見錄·蕭照畫》:“ 孤山 涼堂 , 西湖 奇絶處也。堂規(guī)模壯麗,下植梅數(shù)百株,以備游幸。堂成,中有素壁四堵,幾三丈?!?/p>
明河
天河,銀河。 唐 宋之問 《明河篇》:“明河可望不可親,愿得乘槎一問津。” 宋 歐陽修 《秋聲賦》:“星月皎潔,明河在天?!?黃節(jié) 《七夕園坐夜歸同菑叟》詩:“雨后明河淡欲流,病餘不覺已成秋?!?/p>
李頻名句,秋夜宿重本上人院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