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度正《謁新漢州范文叔》:
來紆廣漢紱,卻近子云居。
風月誰同會,林泉樂有馀。
卑詞老中允,分宅卜橫渠。
后來端有望,吾道竟何如。
注釋參考
卑詞
見“ 卑辭 ”。
中允
(1).官名。 漢 置,太子官屬,又稱中盾。 南朝 宋 齊 稱中舍人。 唐 貞觀 復改為中允,屬詹事府,掌侍從禮儀,駁正啟奏,并監(jiān)藥及通判坊局事。 清 末廢?!逗鬂h書·班彪傳》:“其非朝日,﹝太子﹞使僕、中允旦旦請問而已。” 唐 杜甫 《奉贈王中允維》詩:“中允聲名久,如今契闊深?!?/p>
(2).公正?!端螘し鹬旧稀罚骸绑w正而王,中允克明。”如:貌似中允。
分宅
(1). 春秋 魯 郈成子 與 衛(wèi) 轂臣 為至交,后 轂臣 死于 衛(wèi) 亂, 成子 迎養(yǎng) 轂臣 家眷與己隔宅而居。見《孔叢子·陳士義》。后以“分宅”指朋友間不負生死之義。 南朝 梁 劉孝標 《廣絕交論》:“曾無 羊舌 下泣之仁,寧慕 郈成 分宅之德?!?/p>
(2).分到的托居之所,謂所處的位置。 唐 韓愈 《南山詩》:“藩都配德運,分宅占丁戊。”
度正名句,謁新漢州范文叔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