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方回《二色桃花》:
阮郎溪上醉腮融,驀忽深紅又淺紅。
料得金閨描繡樣,一花成換幾針茸。
注釋參考
阮郎
(1). 漢明帝 永平 五年, 會(huì)稽郡 剡縣 劉晨 、 阮肇 共入 天臺(tái)山 采藥,遇兩麗質(zhì)仙女,被邀至家中,并招為婿。事見《太平御覽》卷四一引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幽明錄》。 阮郎 本指 阮肇 。后亦借指與麗人結(jié)緣之男子。 唐 劉長(zhǎng)卿 《過白鶴觀尋岑秀才不遇》詩:“應(yīng)向 桃源 里,教他喚 阮郎 ?!?明 葉憲祖 《鸞鎞記·鎞訂》:“難擺脫情魔障,肯向人間魅 阮郎 ?!?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傳歌》:“配他公子千金體,年年不放 阮郎 歸,買宅 桃葉 春水。”
(2).指 晉 阮咸 。 唐 李商隱 《七夕偶題》詩:“明朝曬犢鼻,方信 阮郎 貧?!眳⒁姟?阮家貧 ”。
驀忽
忽然。《朱子語類》卷五九:“若只管兀然守在這里,驀忽有事至于吾前,操底便散了。” 宋 無名氏 《張協(xié)狀元》戲文第十三出:“驀忽心閑,小樓東欄桿鎮(zhèn)倚?!?清 曹寅 《西軒納涼口號(hào)》之三:“驀忽垂楊十五年,那容泥絮不風(fēng)蟬。”
方回名句,二色桃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