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古恨、總多于發(fā)
出自清代陳維崧《用辛稼軒陳同甫倡和韻,送王正子之襄陽,明》:
立馬和君說:到襄陽、為余先問,隆中諸葛。
往日英雄潮打盡,怪煞怒濤崩雪。
今古恨、總多于發(fā)。
再問大堤諸女伴,白銅鞮、可有閑風(fēng)月?誰彈向,楚天瑟? 才逢燕市還分別。
悵平生、無多知己,幾番離合。
此去武昌魚不少,莫惜顏筋柳骨。
要頻看、鄭虔三絕。
一幅新詞《凄涼犯》,囑來春、并示何生鐵。
霜夜吼,燭花裂。
注釋參考
古恨
昔日的遺恨。 唐 韓愈 《辭唱歌》:“君教哭古恨,不肯復(fù)吞悲?!?唐 劉禹錫 《三良冢賦》:“矧今情之猶悲,諒古恨之潛吞?!?/p>
多于
多于 (duōyú) 較大,較多 more than 攀登這個(gè)多于四百級(jí)臺(tái)階的階梯陳維崧名句,用辛稼軒陳同甫倡和韻,送王正子之襄陽,明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