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高適《宋中十首》:
梁王昔全盛,賓客復多才。
悠悠一千年,陳跡唯高臺。
寂寞向秋草,悲風千里來。
朝臨孟諸上,忽見芒碭間。
赤帝終已矣,白云長不還。
時清更何有,禾黍遍空山。
景公德何廣,臨變莫能欺。
三請皆不忍,妖星終自移。
君心本如此,天道豈無知。
梁苑白日暮,梁山秋草時。
君王不可見,修竹令人悲。
九月桑葉盡,寒風鳴樹枝。
登高臨舊國,懷古對窮秋。
落日鴻雁度,寒城砧杵愁。
昔賢不復有,行矣莫淹留。
出門望終古,獨立悲且歌。
憶昔魯仲尼,凄凄此經(jīng)過。
眾人不可向,伐樹將如何。
逍遙漆園吏,冥沒不知年。
世事浮云外,閑居大道邊。
古來同一馬,今我亦忘筌。
五霸遞征伐,宋人無戰(zhàn)功。
解圍幸奇說,易子傷吾衷。
唯見盧門外,蕭條多轉(zhuǎn)蓬。
常愛宓子賤,鳴琴能自親。
邑中靜無事,豈不由其身。
何意千年后,寂寞無此人。
閼伯去已久,高丘臨道傍。
人皆有兄弟,爾獨為參商。
終古猶如此。
而今安可量。
注釋參考
古來
古來 (gǔlái) 自古以來 since time immemorial 古來如此 古來圣賢皆寂寞,唯有飲者留其名?!啤?李白《將進酒》 試問古來幾曾見破鏡能重圓?!濉?林覺民《與妻書》同一
同一 (tóngyī) 共一,合一;統(tǒng)一 identity 互相排斥的對立面,只能在一定條件下,才能成為同一 同一 (tóngyī) 相同;同樣 same;identical 同一實也?!獫h· 王充《論衡·訂鬼篇》 結(jié)束在同一的命運里 一致 identical忘筌
(1).忘記了捕魚的筌。比喻目的達到后就忘記了原來的憑借。語出《莊子·外物》:“荃者所以在魚,得魚而忘荃;蹄者所以在兔,得兔而忘蹄?!避?,通“ 筌 ”。 晉 何劭 《贈張華》詩:“奚用遺形骸,忘筌在得魚?!?唐 韓偓 《感事三十四韻》:“du{1|1}夫常獨泣,多士已忘筌。” 清 和邦額 《夜譚隨錄·崔秀才》:“ 劉 始大悟,不覺灑然曰:‘君去固自得矣,將無使吾為忘筌忘蹄之人哉!’”
(2).引申喻不值得重視的事或物。 唐 劉禹錫 《春日書懷寄東洛白二十二楊八二庶子》詩:“曾向空門學坐禪,如今萬事盡忘筌。” 元 王禎 《農(nóng)書》卷二二:“資爾屈伸功用畢,莫將良器等忘筌?!?/p>
高適名句,宋中十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