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先秦 子思《禮記·中庸》:
摘自《禮記·中庸》
解釋:在無人看見的地方也要小心謹(jǐn)慎,在無人聽得到的地方也要恐懼敬畏。
原文摘要:
天命之謂性,率性之謂道,修道之謂教。道也者,不可須臾離也,可離非道也。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,恐懼乎其所不聞。莫見乎隱,莫顯乎微,故君子慎其獨(dú)也。喜怒哀樂之未發(fā),謂之中;發(fā)而皆中節(jié),謂之和;中也者,天下之大本也;和也者,天下之達(dá)道也。致中和,天地位焉,萬物育焉。仲尼曰:“君子中庸,小人反{1~1}中庸,君子之中庸也,君子而時(shí)中;小人之中庸也,小人而無忌憚也。”子曰:“中庸其至矣乎!民鮮能久矣!”子曰:“道之不行也,我知之矣:知者過之,愚者不及也。道之不明也,我知之矣:賢者過之,不肖者不及也。人莫不飲食也,鮮能知味也?!弊釉唬骸暗榔洳恍幸臃?!”子曰:“舜其大知也與!舜好問而好察邇言,隱惡而揚(yáng)善,執(zhí)其兩端,用其中于民,其斯以為舜乎!”子曰
注釋參考
戒慎
戒慎 (jièshèn) 警惕而審慎 vigilant and prudent 自不戒慎?!稄V東軍務(wù)記》其所
其所 (qísuǒ) 一個(gè)合適的或指定的位置 place 各得其所恐懼
恐懼 (kǒngjù) 畏懼,害怕 fear;dread 大水漫漫,心甚恐懼子思名句,禮記·中庸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