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張镃《丁未立春》:
今歲春從底處回,非關(guān)緹室動葭灰。
幽人昨夜池塘夢,已見新春草際來。
注釋參考
今歲
今歲 (jīnsuì) 指今年 this year 今歲是個豐收年底處
何處。 宋 楊萬里 《山云》詩:“春從底處領(lǐng)云來,日日山頭絮作堆?!?金 吳激 《風(fēng)流子》詞:“書劍憶游梁,當時事,底處不堪傷?!?/p>
非關(guān)
不是因為;無關(guān)。 唐 宋之問 《燕巢軍幕》詩:“非關(guān)憐翠幕,不是厭朱樓。” 明 劉基 《張子英閑止齋》詩之三:“筑室在城市,而無闤闠聲。非關(guān)遠人世,慮滌境自清?!?清 李漁 《奈何天·伙醋》:“非關(guān)今日面皮嬌,祇為當年舌太饒?!?/p>
緹室
古代察候節(jié)氣之室。該室門戶緊閉,密布緹縵,故名?!逗鬂h書·律歷志上》:“候氣之法,為室三重,戶閉,涂釁必周,密布緹縵。室中以木為案,每律各一,內(nèi)庳外高,從其方位,加律其上,以葭莩灰抑其內(nèi)端,案歷而候之。氣至者灰動?!?宋 葛立方 《蝶戀花·冬至席上作》詞:“緹室羣陰清曉散?;覄虞巛?,漸覺微陽扇?!?/p>
葭灰
葭莩之灰。古人燒葦膜成灰,置于律管中,放密室內(nèi),以占氣候。某一節(jié)候到,某律管中葭灰即飛出,示該節(jié)候已到?!逗鬂h書·律歷志上》:“候氣之法,為室三重,戶閉,涂釁必周,密布緹縵。室中以木為案,每律各一,內(nèi)庳外高,從其方位,加律其上,以葭莩灰抑其內(nèi)端,案歷而候之。氣至者灰動。” 宋 蘇軾 《內(nèi)中御侍已下賀皇太后冬至詞語》:“伏以候氣葭灰,喜律筒之已應(yīng)?!?清 平步青 《霞外攟屑·詩話下·宗滌樓觀察詩》:“如此江山入泝洄,頓從黍谷動葭灰?!?/p>
張镃名句,丁未立春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