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清代乾隆《科爾沁》:
世篤姻盟擬晉秦,宮中教養(yǎng)喜成人。
詩書大義能明要,媯汭叢祥遂降嬪。
此日真堪呼半子,當(dāng)年欲笑議和親。
同來侍宴承歡處,為憶前弦轉(zhuǎn)鼻辛。
注釋參考
侍宴
見“ 侍宴 ”。
亦作“ 侍燕 ”。亦作“ 侍讌 ”。宴享時陪從或侍候于旁。 漢 王逸 《九思·悼亂》:“ 督 萬 兮侍宴, 周 邵 兮負(fù)蒭?!薄稘h書·元帝紀(jì)》:“嘗侍燕從容言:‘陛下持刑太深,宜用儒生。’”《后漢書·朱祐傳》:“ 祐 侍讌,從容曰:‘ 長安 政亂,公有日角之相,此天命也?!?唐 白居易 《長恨歌》:“承歡侍宴無閑暇,春從春游夜專夜?!?唐 李謹(jǐn)言 《水殿拋球曲》之一:“侍宴黃昏曉未休,玉階夜色月如流?!?/p>
承歡
承歡 (chénghuān) 迎合人意,博取歡心。多指侍奉父母、君王等 attend upon and please 外承歡之汋約兮,諶荏弱而難持。——《楚辭·九章·哀郢》 承歡侍宴無閑暇?!拙右住堕L恨歌》 承歡膝下轉(zhuǎn)鼻
鼻音。 高亨 《<文字形義學(xué)概論>緒論》:“聲自鼻出者為收聲,今謂之轉(zhuǎn)鼻?!?/p>
乾隆名句,科爾沁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