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都信繁會(huì),千指調(diào)絲簧
出自宋代蘇軾《和鮮于子駿鄆州新堂月夜二首(前次韻,后不次)》:
去歲游新堂,春風(fēng)雪消后。
池中半篙水,池上千尺柳。
佳人如桃李,胡蝶入衫袖。
山川今何許,疆野已分宿。
歲月不可思,駛?cè)舸帕铩?br>繁華真一夢,寂寞兩榮朽。
惟有當(dāng)時(shí)月,依然照杯酒。
應(yīng)憐船上人,坐穩(wěn)不知漏。
明月入華池,反照池上堂。
堂中隱幾人,心與水月涼。
風(fēng)螢已無跡,露草時(shí)有光。
起觀河漢流,步屐響長廓。
名都信繁會(huì),千指調(diào)絲簧。
先生病不飲,童子為燒香。
獨(dú)作五字詩,清卓如韋郎。
詩成月漸側(cè),皎皎兩相望。
注釋參考
名都
(1).著名的城市?!稇?zhàn)國策·秦策二》:“伐 秦 非計(jì)也,王不如因而賂之一名都,與之伐 齊 。”
(2).著名的都城。 漢 班固 《西都賦》:“若乃觀其四郊,浮游近縣,則南望 杜 霸 ,北眺 五陵 。名都對郭,邑居相承。” 三國 魏 曹植 《名都篇》詩:“名都多妖女, 京洛 出少年?!?唐 皇甫湜 《送丘儒序》:“懷貝玉以之名都之肆,未有而不售者也?!?清 查慎行 《渡漳河》詩:“天垂曠野名都?jí)?,地入中原?zhàn)壘多?!比纾?北京 、 西安 、 洛陽 、 開封 、 南京 、 杭州 為我國古代六大名都。
繁會(huì)
(1).猶交響。謂繁多的音調(diào)互相參錯(cuò)?!冻o·九歌·東皇太一》:“五音紛兮繁會(huì),君欣欣兮樂康。”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博喻》:“若夫聆繁會(huì)之響而顧問於庸工,非 延州 之清聽也?!?南朝 梁 何遜 《日夕望江山贈(zèng)魚司馬》詩:“城中多宴賞,絲竹常繁會(huì)?!?清 曾國藩 《求闕齋記》:“由是八音繁會(huì),不足於耳,庶羞珍膳,不足於味。”
(2).繁盛?!段倪x·潘岳<藉田賦>》:“中黃曄以發(fā)暉兮,方綵紛其繁會(huì)?!?張銑 注:“繁會(huì),言盛也?!?前蜀 杜光庭 《眾修本命醮詞》:“年祿增延,福祥繁會(huì),公私貞吉,族屬康寧?!?/p>
(3).指繁華薈萃之處;繁華。 宋 張孝祥 《水調(diào)歌頭·桂林集句》詞:“繁會(huì)九衢三市,縹緲層樓杰觀,雪片一冬深。” 清 林則徐 《籌議嚴(yán)禁鴉片章程折》:“若海疆商賈馬頭,及通衢繁會(huì)之區(qū),吸食者不可勝數(shù)。”
千指
一人十指,千指,形容人多。 宋 蘇軾 《宿海會(huì)寺》詩:“大鐘橫撞千指迎,高堂延客夜不扃?!?施元之 注:“《漢·貨殖傳》:通都大邑,童手指千?!?明 袁宗道 《祭鄒金吾妻》:“家食千指,不勞而辦。” 清 顧炎武 《贈(zèng)于副將元?jiǎng)挕吩姡骸皣飩}禾百廛,趨走僮千指?!?/p>
調(diào)絲
彈奏弦樂器。《樂府詩集·相和歌辭九·相逢行》:“小婦無所為,挾瑟上高堂;丈人且安坐,調(diào)絲方未央?!薄肚迤缴教迷挶尽ち惹湓娋坡D江樓記》:“吟詩作賦,琴棋書畫,品竹調(diào)絲,無所不通?!?/p>
蘇軾名句,和鮮于子駿鄆州新堂月夜二首(前次韻,后不次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星球工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