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張炎《小重山》
陰過云根冷不移。古林疏又密,色依依。何須噴飯笑當(dāng)時(shí)。篔筜谷,盈尺小鵝溪。展玩似堪疑。楚山從此去,望中迷。不知何處倚湘妃??战?,長笛一聲吹。
注釋參考
篔筜谷
谷名。因谷中多產(chǎn)竹,故稱。 宋 蘇軾 《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》:“﹝ 與可 ﹞因以所畫 篔簹谷 偃竹遺予曰:‘此竹數(shù)尺耳,而有萬丈之勢?!?篔簹谷 在 洋洲 。 與可 嘗令予作 洋洲 詠, 篔簹谷 其一也?!?元 馬祖常 《息齋風(fēng)竹圖道士華山隱得之命予賦之》:“往年家住 篔簹谷 ,丹鸞之實(shí)美如粟?!?清 黃遵憲 《游箱根》詩:“行攜《桃源圖》,歸我 篔簹谷 。”
鵝溪
(1).水名。《太平廣記》卷四六二引 唐 無名氏《廣古今五行記》:“ 晉 太元 中, 章安郡 史悝 家有駮雄鵝,善鳴。 悝 女常養(yǎng)飼之,鵝非女不食。 荀僉 苦求之,鵝輒不食,乃以還 悝 。又?jǐn)?shù)日,晨起,失女及鵝。隣家聞鵝向西,追至一水,唯見女衣及鵝毛在水邊。今名此水為 鵝溪 。”
(2).地名。在 四川省 鹽亭縣 西北,以產(chǎn)絹著名?!墩f郛》卷八一引 宋 蔡襄 《茶錄·茶羅》:“茶羅以絶細(xì)為佳。羅底用 蜀 東川 鵝溪 畫絹之密者,投湯中揉洗以羃之?!?清 王士禛 《鵝溪》詩:“眼明今日 鹽亭 路,十里 鵝溪 碧玉流。”
(3).見“ 鵝溪絹 ”。
張炎名句,小重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