唯公道眼借馀青,頗許披心露真率
出自宋代鄭剛中《送符正民罷倅永嘉》:
去年斂板趨庭側(cè),門前楊柳金如色。
今年公去柳何如,已作涼陰舞寒碧。
歲月匆匆無足恨,離合人生那免得。
身如汀雁偶相逢,自是不須論定跡。
我今胡為抱不滿,攀轅益為邦人惜。
永嘉雄望城海濱,吏久不良民弊積。
年來開府皆鉅公,旁助劃除知有力。
歲當(dāng)乙卿夏不雨,旱霧吹風(fēng)千里赤。
愛人節(jié)費惜錙銖,廩廥單窮猶足食。
北方興師日千金,州縣皇皇慮供億。
溥哉時發(fā)仁人言,未至取魚憂竭澤。
青衫幕吏有何能,造物見憐相抆拭。
自知愚拙生霾霧,臨事昏蒙無遠識。
天機遇觸狂態(tài)作,掐鼻炙眉成痼癖。
唯公道眼借馀青,頗許披心露真率。
人生感因未易言,正恐不能同木石,仙才秀骨公所有,化作文章可華{1|1}國。
持身況若玉壺冰,透里無塵只清白。
暫分半刺聊爾耳,此豈能令公議塞。
行當(dāng)擺脫州縣冗,下跨秋風(fēng)開六翮。
夔龍有室俱可入,愿吐詩書資碩畫。
自馀強飯無足云,轉(zhuǎn)首潮平江樹隔。
注釋參考
道眼
(1).佛教語。指能洞察一切,辨別真妄的眼力?!抖鼗妥兾膮R錄·維摩詰經(jīng)問疾品變文》:“必使天龍開道眼,教伊八部悟深因?!?宋 蘇軾 《與王定國書》:“粉白黛緑者,俱是火宅中狐貍射干之流,愿公以道眼照破。” 明 田汝成 《西湖游覽志馀·藝文賞鑒一》:“今此幅得 李唐 法,世人以肉眼觀之,則無足取也。若以道眼觀之,則形不足而意有餘矣。” 易宗夔 《新世說·巧藝》:“具道眼者,必有以教我?!?/p>
(2).曠野中行人踩出來的小路。 劉白羽 《一個溫暖的雪夜》:“開頭天黑得伸手不見五指,后來風(fēng)雪又下得漫天漫地,不知道什么時候一離開道眼,我們就在荒草甸子里轉(zhuǎn)游開了?!?/p>
(3).辦法;主意。 端木蕻良 《科爾沁旗草原》十八:“你的道眼比我多,快快想個好法子,把 大山 那小子煙消火滅?!?曲波 《林海雪原》十三:“快把你的道眼拿出來呀!留在肚子里叫它生小崽呀!”
(4).指達到目的的途徑。 梁斌 《播火記》二一:“你天不怕地不怕,連我也不看在眼里。道眼兒越走越窄,窄到擠不過身子去了?!?/p>
(5).言外之意。 管樺 《小英雄雨來》一:“ 雨來 聽出 鐵頭 話里面有道眼,就折轉(zhuǎn)身,朝著河沿跑?!?/p>
披心
披露真心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當(dāng)墻欲高行》:“憤憤俗間,不辨?zhèn)握?,愿欲披心自説陳?!?唐 錢起 《瑪瑙杯歌》:“瑤溪碧岸生奇寳,剖質(zhì)披心出文藻。” 宋 司馬光 《辭知制誥狀》:“是以披心自歸,至于四五?!薄独m(xù)資治通鑒·宋高宗建炎二年》:“正當(dāng)披心待之,雖木石可使感動,況人乎?” 魯迅 《集外集拾遺補編·破惡聲論》:“披心而噭,其聲昭明,精神發(fā)揚,漸不為qiang{1-1}暴之力譎詐之術(shù)之所克制。”
真率
真率 (zhēnshuài) 真誠坦率 straightforward; sincere鄭剛中名句,送符正民罷倅永嘉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