已勒封山記,猶聞遣戍篇
出自唐代席豫《奉和圣制送張說巡邊》:
圣主重兵權,分符屬大賢。
中軍仍執(zhí)政,丞相復巡邊。
翕習戎裝動,張皇廟略宣。
朝榮承睿札,野餞轉行旃。
亭障東緣海,沙場北際天。
春冬見巖雪,朝夕候烽煙。
已勒封山記,猶聞遣戍篇。
五營將月合,八陣與云連。
經(jīng)略圖方遠,懷柔道更全。
歸來畫麟閣,藹藹武功傳。
注釋參考
封山
封山 (fēngshān) 不讓人進山放牧、打獵、砍柴和采伐樹木 seal(or close)a mountain pass遣戍
舊時謂放逐罪人至邊地、軍臺戍守。《史記·秦始皇本紀》:“三十三年,發(fā)諸嘗逋亡人、贅壻、賈人,略取 陸梁 地,為 桂林 、 象郡 、 南海 ,以適遣戍。” 清 秦鑅 《歸州紀事》詩:“放盜歸山何猖獗,囹圄長羈待遣戍?!?陳夔龍 《夢蕉亭雜記》卷一:“時在戊戌八月十五日,由刑部解赴兵部,遣戍 新疆 ?!?/p>
席豫名句,奉和圣制送張說巡邊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