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王安石《陰山畫虎圖》
陰山健兒鞭鞚急,走勢能追北風(fēng)及。
逶迤一虎出馬前,白羽橫穿更人立。
回旗倒戟四邊動,抽矢當(dāng)前放蹄入。
爪牙蹭蹬不得施,跡上流丹看來濕。
胡天朔漠殺氣高,煙云萬里埋弓刀。
穹廬無工可貌此,漢使自解丹青包。
堂上絹素開欲裂,一見猶能動毛發(fā)。
低徊使我思古人,此地?fù)槐呷拄伞?/strong>
禽逃獸遁亦蕭然,豈若封疆今晏眠。
契丹弋獵漢耕作,飛將自老南山邊,還能射虎隨少年。
注釋參考
低徊
(1).徘徊,流連。《漢書·司馬相如傳》:“低徊 陰山 翔以紆曲兮,吾乃今日覩 西王母 ?!?唐 韓愈 《駑驥》詩:“騏驥不敢言,低徊但垂頭。” 清 李漁 《閑情偶寄·居室》:“良朋至止,無不耳目一新,低徊留之而不能去者。” 秦牧 《社稷壇抒情》:“平時則有三三兩兩的游人在那里低徊。”
(2).回味;留戀地回顧。 清 趙翼 《甌北詩話·查初白詩》:“此種眼前瑣事,隨手寫來,不使一典,不著一詞,而情味悠然,低徊不盡,較之運古鍊句者更進(jìn)矣?!薄痘ㄔ潞邸返谖逡换兀骸?荷生 低徊往事,追憶舊游,恍惚如煙,迷離似夢。” 鄧家彥 《有憶》詩:“低徊往事心如醉,棖觸新愁貌亦癯。”
(3).形容縈繞回蕩。 清 富察敦崇 《燕京歲時記·封臺》:“什不閑有旦有丑而無生,所唱歌詞別有腔調(diào),低徊婉轉(zhuǎn),冶蕩不堪?!?鄭振鐸 《蟬與紡織娘》:“他們的歌聲,是如秋風(fēng)之掃落葉,怨婦之奏琵琶,孤峭而幽奇,清遠(yuǎn)而凄迷,低徊而愁腸百結(jié)?!眳⒁姟?低回 ”。
我思
我思 (wǒsī) cogito 認(rèn)為一個人的存在是由一個思想人這個事實來予以說明的哲學(xué)原理 自身或自我的理智活動古人
古人 (gǔrén) 泛指前人,以區(qū)別于當(dāng)世的人 the ancients;one who has passed away此地
這里,這個地方。 唐 駱賓王 《于易水送人》詩:“此地別 燕丹 ,壯士髮衝冠?!薄抖昴慷弥脂F(xiàn)狀》第三回:“我初到此地,并不曾認(rèn)得一個人。” 洪深 《抗戰(zhàn)十年來中國的戲劇運動與教育》:“集合在此地的都是青年。”
戎羯
戎 和 羯 。古族名。泛指西北少數(shù)民族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齊故安陸昭王碑文》:“戎羯窺窬,伺我邊隙?!薄缎绿茣ざY樂志十二》:“帝常稱:‘羯鼓,八音之領(lǐng)袖,諸樂不可方也?!w本戎羯之樂。”
王安石名句,陰山畫虎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