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得猶千慮,誰能挫一毫
出自宋代蘇頌《景德寺飲會丘思同作述懷詩兼紀一席之事見約》:
瀕江多勝宇,茲地更推高。
結(jié)友為文會,開樽較飲豪。
春華今始盛,圣代況親遭。
美景堪行樂,雄談任叫號。
數(shù)家供法饌,百斝和春醪。
異味頻登俎,良庖旋奏刀。
盤豐介象鱠,手馬畢生螯。
極量觚并榼,忘形甖與槽。
憐君皆曠達,獨我嘆徒勞。
俗狀區(qū)區(qū)外,剛腸漸漸熬。
壯心雖不屈,讒口亦奚逃。
感寓嘗懷古,愁來幾悼騷。
宦涂蝸鬧角,世事蝟森毛。
自得猶千慮,誰能挫一毫。
無煩惡蠅點,須擬效龍韜。
暫適惟詩酒,難兼是燕敖。
縱歡忘倦?yún)?,論契甚堅牢?br>峻節(jié)凌修干,清風遏怒濤。
就賢知不倦,營道豈云叨。
此席今誰繼,知音盡俊髦。
注釋參考
自得
自得 (zìdé) 自覺得意、開心 contented;self-satisfied;be pleased with oneself 意氣揚揚,甚為自得 悠然自得。——明· 袁宏道《滿井游記》千慮
(1).反復思考。 唐 張九齡 《荊州作》詩之一:“千慮且猶失,萬緒何其紛?!?/p>
(2).極言憂慮之多。 唐 高適 《人日寄杜二拾遺》詩:“自在南藩無所預,心懷百憂復千慮?!?/p>
一毫
一根毫毛。比喻極小或很少。《列子·楊朱》:“古之人損一毫利天下不與也,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。人人不損一毫,人人不利天下,天下治矣?!?宋 蘇軾 《前赤壁賦》:“且夫天地之間,物各有主,茍非吾之所有,雖一毫而莫取?!薄冻蹩膛陌阁@奇》卷十:“如今 韓生 吉帖婚書,并無一毫虛謬?!薄剁R花緣》第九五回:“向日在家屢要學劍,奈教師此道不精,不過敷衍教了兩個勢子,卻是一毫無用?!?葉圣陶 《潘先生在難中》:“他更從利害遠近種種方面著想,覺得回去終于是天經(jīng)地義。便把惱恨擱在一旁,臉上也不露一毫形色。”
蘇頌名句,景德寺飲會丘思同作述懷詩兼紀一席之事見約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