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韓維《同芳公上人游湖》:
晴陽溢目盡光華,乘興閑來步徑沙。
水滿不知新獲稻,霜嚴(yán)猶放后凋花。
傳心密處寧離妄,著眼高時(shí)亦是邪。
竟日清談何所得,魚沉鷺起各歸家。
注釋參考
傳心
(1).佛教禪宗指?jìng)鞣?。初?達(dá)摩 來華,不立文字,直指人心,謂法即是心,故以心傳心,心心相印。見 唐 希運(yùn) 《傳心法要》。 唐 王維 《同崔興宗送瑗公》詩:“一施傳心法,惟將戒定還?!?唐 齊己 《荊渚逢禪友》詩:“閒吟莫忘傳心祖,曾立階前雪到腰。” 宋 計(jì)有功 《唐詩紀(jì)事·裴休》:“ 休 會(huì)昌 中官於 鐘陵 ,請(qǐng) 運(yùn) ( 希運(yùn) )至郡,以所解一篇示之。師不顧曰:‘若形於紙墨,何有吾宗!’ 休 問其故。曰:‘上乘之印,唯是一心,更無別法……’ 休 録之為《傳心法要》云?!?清 道霈 《重刊<?jí)?jīng)>緣起》:“佛佛出世,祖祖?zhèn)餍??!?/p>
(2).指儒家的道統(tǒng)傳授。 宋 何坦 《西疇常言》:“道統(tǒng)之傳自 堯 舜 ,《書》雖載‘精一’傳心,而學(xué)之名未著也?!?/p>
密處
(1).稠密之處。 唐 方干 《杜鵑花》詩:“未問移栽日,先愁落地時(shí),疎中從間葉,密處莫燒枝。”
(2).親密融洽之處。
眼高
眼光高。比喻藐視,看不起或要求高。 元 無名氏 《漁樵記》第三折:“今日做了官,就眼高了?!?明 郎瑛 《七修類稿·詩文·壽詩》:“舌在未應(yīng)鳩計(jì)拙,眼高渾覺馬羣空。” 魯迅 《吶喊·故鄉(xiāng)》:“忘了?這真是貴人眼高?!?冰心 《我的朋友的母親》:“你是太眼高了,不是我說你,‘越挑越眼花!’”
韓維名句,同芳公上人游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氣球堡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