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今何處異疇昔,鐵墓下聞狐夜鳴
出自宋代梅堯臣《和十一月十二日與諸君登西園亭榭懷舊書事二》:
冬日蕭條公府清,獨將諸吏上高城。
而今何處異疇昔,鐵墓下聞狐夜鳴。
注釋參考
而今
而今 (érjīn) 現(xiàn)在,目前 now 而今邁步從頭越。——mao{1~1}澤{1*1}東《憶秦娥·婁山關》何處
哪里,什么地方。《漢書·司馬遷傳》:“且勇者不必死節(jié),怯夫慕義,何處不勉焉!” 唐 王昌齡 《梁苑》詩:“萬乘旌旗何處在?平臺賓客有誰憐?”《宋史·歐陽修傳》:“ 脩 論事切直,人視之如仇,帝獨奬其敢言,面賜五品服。顧侍臣曰:‘如 歐陽脩 者,何處得來?’” 茅盾 《一個女性》五:“但是何處有愛呢?何處是愛呢?”
疇昔
疇昔 (chóuxī) 往昔;日前;以前 in former times 于疇昔之夜,夢坐奠于兩楹之間?!抖Y記·檀弓》 疇昔之事鐵墓
用鐵封固的墳墓。特指 河南省 淮陽縣 柳湖 旁所存 西周 初年 陳國 國君 陳胡公 之墓。 宋 蘇軾 《和子由柳湖久涸忽有水開元寺山茶舊無花今歲盛開》之一:“ 太昊祠 東 鐵墓 西,一樽曾與子同攜。” 宋 蘇軾 《東坡志林·鐵墓厄臺》:“余舊過 陳州 ,留七十餘日,近城可游觀者無不至。 柳湖 旁有丘,俗謂之 鐵墓 ,云 陳胡公 墓也。城濠水往嚙其址,見有鐵錮之?!?/p>
梅堯臣名句,和十一月十二日與諸君登西園亭榭懷舊書事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