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惟一《頌古三十六首》:
劫初鑄就毗盧印,古篆雕蟲尚宛然。
堪笑堪悲人不識(shí),卻嫌字畫不完全。
注釋參考
堪笑
可笑?!斗馍裱萘x》第七九回:“堪笑 徐芳 徒逆命,枉勞心思竟何從!”
不識(shí)
(1).不知道,不認(rèn)識(shí)?!对姟ご笱拧せ室印罚骸安蛔R(shí)不知,順帝之則?!?鄭玄 箋:“其為人不識(shí)古,不知今,順天之法而行之者?!?唐 韓愈 《閔己賦》:“行舟檝而不識(shí)四方兮,涉大水之漫漫?!?魯迅 《<集外集>序言》:“連我自己也詫異那時(shí)的我的幼稚,而且近乎不識(shí)羞?!?/p>
(2). 西周 刑法中三種可寬恕的條件之一。指誤殺。《周禮·秋官·司刺》:“壹宥曰不識(shí)。” 鄭玄 注:“識(shí),審也。不審,若今仇讎當(dāng)報(bào)甲,見乙,誠以為甲而殺之者。”
字畫
字畫 (zìhuà) 書法和繪畫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一個(gè)字的筆畫 the stroke in a character完全
完全 (wánquán) 彌補(bǔ) make up;remedy 完全缺陷 應(yīng)有盡有;齊全 complete;whole 他的話沒有說完全 全部 completely;full;entirely;wholly;up to the hilt;hook,line and sinker 完全錯(cuò)了釋惟一名句,頌古三十六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非凡相機(jī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