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方回《山鷺鷥》:
行行萬山頂,無復(fù)大陂池。
小磵清且駛,時見白鷺鷥。
有魚必不大,何況亦無之。
聯(lián)拳一弧影,盡日沙邊窺。
七澤足鮮食,曷不往彼為。
公子以臆對,羽族幸產(chǎn)茲。
腹腸能幾何,少許可無饑。
井鮒尚不顧,王鮪安所思。
鸕鶿善攫捕,扼吭富漁師。
雖貪亦不飽,孰若廉自持。
注釋參考
鸕鶿
鸕鶿 (lúcí) 水鳥名,俗叫“魚鷹”,羽毛黑色,有綠光,善捕魚,生活在海濱,用樹葉、海藻等筑巢。漁人常用來捕魚。又名“烏鬼”,“水老鴉” cormorant扼吭
(1).氣逆于喉。 宋 陸游 《南唐書·劉仁贍傳》:“ 世宗 復(fù)親征…… 朱元 、 朱仁裕 、 孫璘 皆降 周 , 仁贍 聞之,扼吭憤嘆?!?/p>
(2).自縊。 清 鈕琇 《觚賸·碧血》:“﹝ 黃陶庵 先生﹞乙酉,城破,投筆慷慨,扼吭而死?!?/p>
(3).喻控制要害部位。 明 葉憲祖 《鸞鎞記·合譖》:“怪得鯫生多倒顛,須知扼吭制人先?!薄睹魇贰ぶ燠圃獋鳌罚骸扒覂?nèi)激 藺州 必死之鬭,外挑 水西 扼吭之嫌,兵端一開,未易猝止,非國家久遠計?!?太平天囯 洪秀全 《御制千字詔》:“扼吭破竹,奪隘拔毛,步匝穩(wěn)固,輕鋭健豪?!?/p>
漁師
(1).古代官名。掌魚之官。《禮記·月令》:“﹝季夏之月﹞是月也,乃命水虞、漁師,收水、泉、池、澤之賦。”《呂氏春秋·季夏》:“是月也,令漁師伐蛟,取鼉,升龜,取黿?!?高誘 注:“漁師,掌魚官也。”
(2).漁人?!端螘る[逸傳·王弘之》:“ 上虞江 有一處名 三石頭 , 弘之 常垂綸於此。經(jīng)過者不識之,或問:‘漁師得魚賣不?’” 宋 于真人 《鳳棲梧》詞:“樵子漁師來又去,一川風(fēng)月誰為主?”
方回名句,山鷺鷥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