談虛語玄,不覺日之將夕;登涉山水,不知老之將至。
出自唐代 房玄齡《晉書·載記·第十四章》:
摘自《晉書·載記·第十四章》
解釋:談?wù)撎摕o玄妙之語,不覺天色已晚;登山臨水以游樂,忘記了自己正在慢慢變老。
原文摘要:
皆富足子弟,希關(guān)軍旅,茍說佞諂之言, 以會(huì)陛下之意,不足采也?!眻?jiān)弗納。及淮南之?dāng)?,垂、萇之叛,堅(jiān)悼恨彌深。苻朗,字元達(dá),堅(jiān)之從兄子也。性宏達(dá),神氣爽邁,幼懷遠(yuǎn)操,不屑時(shí)榮。堅(jiān) 嘗目之曰:“吾家千里駒也?!闭靼萱?zhèn)東將軍、青州刺史,封樂安男,不得已起而 就官。及為方伯,有若素士,耽玩經(jīng)籍,手不釋卷,每談虛語玄,不覺日之將夕; 登涉山水,不知老之將至。在任甚有稱績。后晉遣淮陰太守高素伐青州,朗遣使詣謝玄于彭城求降,玄表朗許之,詔加員 外散騎侍郎。既至揚(yáng)州,風(fēng)流邁于一時(shí),超然自得,志陵萬物,所與悟言,不過一 二人而已。驃騎長史王忱,江東之俊秀,聞而詣之,朗稱疾不見。沙門釋法汰問朗 曰:“見王吏部兄弟未?”朗曰:“吏部為誰?非人面而狗心、狗面而人心兄
注釋參考
虛語
(1).假話;空話?!读凶印ぶ苣峦酢罚骸肮胖嫒?,其覺自忘,其寢不夢,幾虛語哉。” 漢 鄒陽 《獄中上梁王書》:“臣聞‘忠無不報(bào),信不見疑’,臣常以為然,徒虛語耳。” 南朝 梁 江淹 《詣建平王上書》:“下官聞‘仁不可恃,善不可依’,謂徒虛語,乃今知之?!?明 劉基 《發(fā)普濟(jì)過明覺寺至深居記》:“人言天下名山水,多為浮屠所占,豈虛語哉?”
(2).不用典故的語句。 南朝 梁 鍾嶸 《詩品·總論》:“近 任昉 、 王元長 等,辭不貴奇,競須新事,爾來作者,寖以成俗。遂乃句無虛語,語無虛字。”
不覺
不覺 (bùjué) be unable to find 沒有發(fā)覺,沒有感覺到 一路景物極佳,也就不覺路途遙遠(yuǎn) 想不到,無意之間 天天作詩著文,天長日久不覺已是著述頗豐 不禁,不由得 cannot help 他們兩雙眼好像無意中碰在一起時(shí),兩個(gè)都不覺紅了臉。——揚(yáng)沫《青春之歌》登涉
(1).爬山蹚水。《晉書·苻朗載記》:“每談虛語玄,不覺日之將夕;登涉山水,不知老之將至?!?宋 陸游 《梅市暮歸》詩:“時(shí)逢佳山水,尚復(fù)快登涉?!?/p>
(2).指登上。 宋 王安石 《游土山示蔡天啟秘?!吩姡骸俺栌?dú)往,扶憊強(qiáng)登涉?!?金 王若虛 《鄜州龍興寺明極軒記》:“蓋 大像 之致爽, 開元 之冷筠,皆所素愛而嘗游者,然以其登涉之艱,固不若 明極 之為數(shù)?!?/p>
山水
山水 (shānshuǐ) 山上流下來的水 water from a mountain 山和水,指山明水秀的自然風(fēng)景 mountains and rivers 山水相連 指山水畫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of mountains and waters 潑墨山水 吳道玄…因?qū)?蜀道山水,始創(chuàng)山水之體,自為一家。—— 唐· 張彥遠(yuǎn)《歷代名畫記》房玄齡名句,晉書·載記·第十四章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2喵星旅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