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黃庭堅(jiān)《題淡山巖二首》:
淡山淡姓人安在,徵君避秦亦不歸。
石門竹徑幾時(shí)有,瓊臺(tái)瑤室至今疑。
回中明潔坐十客,亦可呼樂醉舞衣。
閬州城南果何似,永州淡巖天下稀。
注釋參考
石門
(1). 春秋 魯 城外門?!墩撜Z(yǔ)·憲問》:“ 子路 宿於 石門 。晨門曰:‘奚自?’ 子路 曰:‘自 孔氏 ?!唬骸侵洳豢啥鵀橹吲c?’”
(2).借指賢者。 漢 焦贛 《易林·革之旅》:“ 石門 晨開,荷蕢疾貧,遁世隱居,竟不逢時(shí)?!薄逗鬂h書·蔡邕傳》:“是故天地否閉,圣哲潛形, 石門 守晨, 沮 溺 耦耕。”
(3).控制水流的石閘。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河水五》:“ 靈帝 建寧 中,又增脩石門,以遏渠口,水盛則通注,津耗則輟流?!?/p>
(4).古代用于控扼要道的一種石砌防御工事。《三國(guó)志·蜀志·張嶷傳》“拜為牙門將,屬 馬忠 ” 裴松之 注引《益部耆舊傳》:“ 羌 於要厄作石門,於門上施牀,積石於其上,過者下石槌擊之,無不糜爛?!?/p>
(5).古道路名。(1) 隋 唐 時(shí)自 四川盆地 通向 云貴高原 的重要道路,在 秦 五尺道的基礎(chǔ)上修筑而成,因路經(jīng)今 四川省 高縣 境內(nèi)的 石門山 得名。起自今 四川 宜賓 ,南抵 云南 曲靖 ,再通往 昆明 、 大理 等處。 唐 與 南詔 之間的交通,多經(jīng)由此道。(2)指古 褒斜谷 通道。在今 陜西 西南,道旁多摩崖刻石,以 東漢 的《石門頌》、 北魏 的《石門銘》最為著名。
竹徑
亦作“ 竹逕 ”。竹林中的小徑。 唐 王勃 《宇文德陽(yáng)宅秋夜山亭宴序》:“琴亭酒榭磊落乘煙,竹徑松扉參差向月?!?唐 常建 《題破山寺后禪院》詩(shī):“竹逕通幽處,禪房花木深?!薄缎咽篮阊浴す鄨@叟晚逢仙女》:“向陽(yáng)設(shè)兩扇柴門,門內(nèi)一條竹徑,兩邊都結(jié)柏屏遮護(hù)?!?清 黃鷟來 《秋日雨晴過張星文草草堂》詩(shī):“松門落葉深,竹徑寒香靜?!?/p>
幾時(shí)
幾時(shí) (jǐshí) 什么時(shí)候,哪一天 when;what time 你幾時(shí)來瓊臺(tái)
亦作“璚臺(tái)”。1.相傳為 桀 紂 所建的玉臺(tái)。 晉 王嘉 《拾遺記·殷湯》:“ 紂 之昏亂,欲討諸侯,使 飛廉 惡來 誅戮賢良,取其寳器,埋於 瓊臺(tái) 之下?!?晉 潘尼 《乘輿箴》:“ 辛 作 璇室 ,而 夏 興 瓊臺(tái) ?!?/p>
(2).玉飾的樓臺(tái),亦泛指華麗的樓臺(tái)。 唐 杜甫 《冬到金華山觀因得故拾遺陳公學(xué)堂遺跡》詩(shī):“ 涪 右眾山內(nèi), 金華 紫崔嵬。上有蔚藍(lán)天,垂光抱瓊臺(tái)?!?清 朱鶴齡 《游靈巖山賦》:“方 吳 之盛,香徑鋪棻,璚臺(tái)對(duì)整?!薄剁R花緣》第四七回:“遠(yuǎn)遠(yuǎn)望那山峰上面,俱是瓊臺(tái)玉洞,金殿瑤池,那派清幽景象,竟是別有洞天。”
(3).山峰名。在 浙江省 天臺(tái)縣 天臺(tái)山 西北。 晉 孫綽 《游天臺(tái)山賦》:“ 雙闕 云聳以?shī)A路, 瓊臺(tái) 中天而懸居?!?宋 范仲淹 《送虎丘長(zhǎng)老》詩(shī):“暫向 天臺(tái) 參眾真, 虎丘 風(fēng)月遠(yuǎn)隨身。 瓊臺(tái) 肯便長(zhǎng)棲去,無限人間未度人?!?清 戴名世 《游天臺(tái)山記》:“如 桃源 為 劉 阮 遇仙處,及 瓊臺(tái) 雙闕 ,號(hào)為 天臺(tái) 第一景者,路東西不相值,遂未獲至?!?/p>
瑤室
用美石砌成的房屋。 唐 皮日休 《寄題羅浮軒轅先生所居》詩(shī):“紅翠數(shù)聲瑤室響,真檀一炷石樓深?!?清 葉燮 《原詩(shī)·內(nèi)篇上》:“后世遂有璇題瑤室,土文繡而木綈錦?!?/p>
至今
至今 (zhìjīn) 直至此刻 up to now 至今杳無音信 直到今天 to this day;so far黃庭堅(jiān)名句,題淡山巖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