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王柏《徐制參挽歌》:
歲律殘兮北風(fēng)正南,渡梅花之橋兮龍{左巾右荒}鑣鑣。
有美君子兮蒼梧翠竹,善繼善述兮恢韋齋之芳躅。
羌世道之緯繣兮,孰識(shí)夫異體而同氣。
惟不忘其所由生兮,合群從而一視。
慨垂絕之叮嚀兮,欲蛻而理融。
靈人不留兮,將永閟于幽宮。
再歌薤靈之章兮,號(hào)萬壑之長松。
注釋參考
長松
藥草名。服之可黑須發(fā)。 宋 蘇軾 《謝王澤州寄長松兼簡張?zhí)煊X》詩之一:“莫道長松浪得名,能教覆額兩眉青?!?明 李時(shí)珍 《本草綱目·草一·長松》:“長松生古松下,根色如薺苨,長三五寸,味甘微苦,類人參,清香可愛。按 張?zhí)煊X 《文集》云:僧 普明 居 五臺(tái)山 ,患大風(fēng),眉髮俱墮,哀苦不堪。忽遇異人,教服長松,示其形狀。 明 採服之,旬餘毛髮俱生,顏色如故?!?/p>
王柏名句,徐制參挽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