戒程有攸往,詔餞無淹泊
出自唐代張九齡《奉和圣制送十道采訪使及朝集使》:
三年一上計,萬國趨河洛。
課最力已陳,賞延恩復(fù)博。
垂衣深共理,改瑟其咸若。
首路回竹符,分鑣揚木鐸。
戒程有攸往,詔餞無淹泊。
昭晰動天文,殷勤在人瘼。
持久望茲念,克終期所托。
行矣當自強,春耕庶秋獲。
注釋參考
戒程
登程,出發(fā)上路。 明 田汝成 《西湖游覽志馀·術(shù)技名家》:“商懼,即戒程?!?/p>
有攸
古國名。有,詞頭。《書·武臣》:“ 有攸 不惟臣,東征,綏厥士女。”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引此文, 楊伯峻 注曰:“根據(jù)甲文和晚 商 金文都有 攸國 之名?!?/p>
淹泊
(1).停留;滯留。 唐 封演 《封氏聞見記·推讓》:“ 利 欲以讓前人,發(fā) 濠州 ,所在故為淹泊,候過數(shù)日,然后到州,士子稱焉?!?唐 白居易 《觀稼》詩:“藜杖為淹泊,言動任天真?!?宋 張九成 《秋興》詩:“嗟我游已倦,悵此久淹泊?!?/p>
(2).漂泊。 唐 皇甫冉 《江草歌送盧判官》:“問君行邁將何之,淹泊沿洄風日遲?!?宋 陸游 《除寶謨閣待制謝丞相啟》:“半生淹泊,沉舟真閲於千帆?!?清 徐孚遠 《曉入京口》詩:“亂離知未定,淹泊對孤云?!?/p>
張九齡名句,奉和圣制送十道采訪使及朝集使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