君家太行下,應(yīng)復(fù)近蘇門
出自宋代梅堯臣《劉秀才歸河內(nèi)》:
君家太行下,應(yīng)復(fù)近蘇門。
河氣知寒早,嵐煙覺暮昏。
犬鳴林外火,笛響中月村。
久作山陽客,逢人為寄言。
注釋參考
君家
(1).敬詞。猶貴府,您家?!队衽_新詠·古詩<為焦仲卿妻作>》:“非為織作遲,君家婦難為?!薄赌鲜贰ゎ佈又畟鳌罚骸癌z 顏延之 ﹞答曰:‘身非三公之公,又非田舍之公,又非君家阿公,何以見呼為公?’” 唐 韓愈 《醉贈(zèng)張秘書》詩:“今日到君家,呼酒持勸君?!?/p>
(2).敬稱對方。猶您?!独m(xù)資治通鑒·宋寧宗嘉泰三年》:“我與君家是白翎雀,他人鴻雁耳!” 明 高明 《琵琶記·官媒議婚》:“秦樓此日招鳳侶,遣妾每特來執(zhí)伐,望君家殷勤肯首,早諧結(jié)髮。” 清 吳騫 《扶風(fēng)傳信錄》:“都道君家一可人,亦隨儕侶問來因。”
行下
行文下達(dá)。 宋 蘇軾 《杭州上執(zhí)政書》之二:“伏望相公一言,檢舉成法,自朝廷行下,便五穀通流,公私皆濟(jì)?!薄端疂G傳》第二十回:“本州孔目差人賫一紙公文,行下所屬 鄆城縣 ,教守御本境。”《續(xù)資治通鑒·宋高宗紹興五年》:“時(shí)宣撫司未有行下, 玠 曰:‘事急矣,諸將不能辦,我當(dāng)自行?!眳⒁姟?行文 ”。
蘇門
山名。在 河南省 輝縣 西北。又名 蘇嶺 、 百門山 。 晉 孫登 曾隱居于此。后因用以借指 孫登 。 唐 楊炯 《群官尋楊隱居詩序》:“ 阮籍 之見 蘇門 ,止聞鸞嘯?!?唐 龐德公 《與鹿門少年馬紹隆冥游》詩:“唯有 峴亭 清夜月,與君長嘯學(xué) 蘇門 ?!眳⒁姟?蘇門嘯 ”。
梅堯臣名句,劉秀才歸河內(nèi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