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張镃《皇太子生辰詩》:
慶協(xié)丁年慶,祥開甲觀雄。
九霞光絢爛,重日彩曈曨。
根本千齡固,元良萬口同。
文孫覿堯法,圣子奉虞聰。
視膳長遵度,怡顏但飭躬。
形容歌玉粹,瞻仰見淵沖。
象輅陳儀肅,鸞旌定制崇。
承祧雖位震,寶儉只扉銅。
典學(xué)勤無斁,談經(jīng)異必攻。
性天元啟辟,講席更磨礱。
以貴釐京兆,維禋禮昊穹。
理繁情畢見,陪祝敬彌隆。
善政邦人洽,純誠帝賚通。
澄源基廣大,主鬯福延洪。
綺甪從游盛,應(yīng)劉藻思工。
德尊謀不用,唱古和無功。
八法誰云易,前朝論亦公。
規(guī)模傳圣上,意韻出胸中。
草軸方翔鳳,真題復(fù)起鴻。
聯(lián)翩來殿戟,焜燿到門蓬。
雨足湖山秀,秋成黍稷豐。
菊香金錯(cuò)艷,橙嫩玉垂叢。
五學(xué)懽聲合,三宮喜氣充。
駢蕃恩莫紀(jì),洋溢譽(yù)無窮。
得數(shù)多椿柏,齊年指華嵩。
前星高拱北,少海正儲(chǔ)東。
拜手群僚集,裁詩瑞錦蒙。
何嘗慚魯頌,自是邁豳風(fēng)。
拊跡希隨驥,馳心屬夢熊。
三熏申善禱,小伎愧鳴蟲。
注釋參考
五學(xué)
(1). 西周 大學(xué),設(shè)東學(xué)、西學(xué)、南學(xué)、北學(xué)和太學(xué),總稱五學(xué)。見《大戴禮記·保傅》、《漢書·賈誼傳》。《周禮·春官·大司樂》“掌成均之灋” 孫詒讓 正義:“ 周 制,國中為小學(xué),在王宮之左;南郊為五學(xué),是為大學(xué)…… 鄭鍔 云:‘ 周 五學(xué),中曰辟雍,環(huán)之以水;水南為成均,水北為上庠,水東為東序,水西為瞽宗。’”參閱《大戴禮記·保傅》。
(2).指《樂》、《詩》、《書》、《禮》、《春秋》?!稘h書·藝文志》:“至于五學(xué),世有變改,猶五行之更用事焉。”
三宮
(1).古代諸侯夫人之宮?!抖Y記·祭義》:“及大昕之朝,君皮弁素積,卜三宮之夫人、世婦之吉者,使入蠶于蠶室?!?鄭玄 注:“諸侯夫人三宮,半王后也。”《穀梁傳·桓公十四年》:“甸粟而納之三宮?!?范寧 注:“三宮,三夫人也。” 楊士勛 疏:“禮,王后六宮,諸侯夫人三宮也。故知三宮是三夫人宮也。”
(2).指后妃之宮。 唐 李憕 《奉和圣制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應(yīng)制》詩:“別館春還淑氣催,三宮路轉(zhuǎn)鳳凰臺(tái)?!?/p>
(3).謂天子、太后、皇后?!稘h書·王嘉傳》:“自貢獻(xiàn)宗廟三宮,猶不至此?!?顏師古 注:“三宮,天子、太后、皇后也?!?清 方文 《宋遺民詠·汪大有》:“三宮既北遷,侍衛(wèi)同驅(qū)馳?!?/p>
(4).謂明堂、辟雍、靈臺(tái)。《文選·張衡<東京賦>》:“乃營三宮,布教頒常?!?薛綜 注:“三宮,明堂、辟雍、靈臺(tái)。” 漢 李尤 《辟雍賦》:“太學(xué)既崇,三宮既章,靈臺(tái)司天,群曜彌光。” 唐 武則天 《明堂樂章·迎送王公》:“載延百辟,爰集三宮?!眳⒁姟?三雍 ”。
(5).指紫微、太微、文昌三星座?!冻o·遠(yuǎn)游》“后文昌使掌行兮” 漢 王逸 注:“天有三宮,謂紫宮、太微、文昌也。” 唐 楊炯 《送劉校書從軍》詩:“天將下三宮,星門召五戎?!?/p>
(6).道教謂雙目為絳宮、兩耳為玉堂宮,鼻口為明堂宮。合稱“三宮”。 唐 呂巖 《別詩》之二:“三宮自有迴流法,萬物那無運(yùn)用方?!薄对企牌呋`》卷八二:“遠(yuǎn)世棄欲,息役沉光,滌清三宮,凝定九府。”
(7).道教指 西玄山 清靈宮 、 葛衍山 紫陽宮 、 郁絕根山 極真宮 。《云笈七籤》卷一○五:“三山有三府名曰三宮。 西玄山 為 清靈宮 , 葛衍山 為 紫陽宮 , 鬱絶根山 為 極真宮 。”
喜氣
喜氣 (xǐqì) 高興的神色或氣氛 joy or jubilation 滿臉喜氣洋洋張镃名句,皇太子生辰詩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