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李曾伯《詠衡岳禹柏》:
我來衡山下,古梵見老柏。
森然星野分,亶有神明力。
風(fēng)霜飽更練,雨露富培埴。
岳靈共長(zhǎng)久,造化與消息。
本盛柯葉茂,夫豈一朝積。
中斷尋復(fù)續(xù),生意仁一脈。
亦由功萬世,何止祚四百。
五子嘆將否,一旅少康出。
此殆皇天意,仿佛留禹跡。
倚為赤帝佐,正此蒼官色。
存古追蠡在,比休玄圭賜。
稽首千萬年,五丁謹(jǐn)封植。
注釋參考
皇天
對(duì)天及天神的尊稱?!稌ご笥碇儭罚骸盎侍炀烀?,奄有四海,為天下君?!薄冻o·離騷》:“皇天無私阿兮,覽民德焉錯(cuò)輔?!?漢 許慎 《五經(jīng)異義·天號(hào)》引《古尚書說》:“天有五號(hào),各用所宜稱之:尊而君之,則曰皇天。” 唐 白居易 《哭微之》詩(shī)之一:“妻孥朋友來相弔,唯道皇天無所知?!?郭沫若 《女神·湘累》:“皇天在上,后土在下,這樣的冤獄,要你們才知道呀!”
仿佛
仿佛 (fǎngfú) 差不多。單獨(dú)作謂語,前面可加“相”。用于書面 seem 兩個(gè)孩子年紀(jì)相仿佛 仿佛 (fǎngfú) 好像;似乎 as if;be alike;be similar;be more or less same 猶仿佛其若夢(mèng)從者。——《漢書·揚(yáng)雄傳》 山有小口,仿佛若有光。——晉· 陶淵明《桃花源記》 仿佛陳涉之稱 項(xiàng)燕。—— 清· 全祖望《梅花嶺記》 讀著這些有趣的故事,我仿佛也被引進(jìn)了童話世界禹跡
見“ 禹跡 ”。
亦作“ 禹跡 ”。1.相傳 夏禹 治水,足跡遍于九州,后因稱 中國(guó) 的疆城為 禹 跡。語出《書·立政》:“其克詰爾戎兵,以陟 禹 之跡?!?孔 傳:“以升 禹 治水之舊跡?!薄蹲髠鳌は骞哪辍罚骸懊⒚?禹 跡,畫為九州。” 唐 韓愈 《鱷魚文》:“況 禹 跡所揜, 揚(yáng)州 之近地,刺史縣令之所治,出貢賦以供天地宗廟百神之祀之壤者哉!”
(2).指 夏禹 治水的業(yè)績(jī)。 北周 庾信 《周宗廟歌》之六:“功參 禹 跡,德贊 堯 門。” 唐 章孝標(biāo) 《上浙東元相》詩(shī):“何言 禹 跡無人繼,萬頃湖田又?jǐn)匦??!?/p>
李曾伯名句,詠衡岳禹柏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