臥轍違吳會,開帆指蜀門
出自宋代孫應(yīng)時《送劉蘇州誠之帥夔門》:
臥轍違吳會,開帆指蜀門。
江關(guān)自奇險,節(jié)制故雄尊。
一吐遐方氣,勤宣圣主恩。
歸來對宣室,獻納佇司存。
注釋參考
臥轍
東漢 侯霸 為 淮陽 太守,征入都,百姓號哭遮使車,臥于轍中,乞留 霸 一年。見《后漢書·侯霸傳》。后常用為挽留去職官吏的典故。 南朝 梁 任昉 《<王文憲集>序》:“三年,解 丹陽 尹,領(lǐng)太子少傅,餘悉如故。掛服捐駒,前良取則;臥轍棄子,后予胥怨?!?唐 杜甫 《奉送王信州崟北歸》詩:“解龜踰臥轍,遣騎覓扁舟?!?元 柯丹丘 《荊釵記·民戴》:“臥轍攀鞍無計策,離歌別酒眾難忘。”
吳會
(1). 秦 漢 會稽 郡治在 吳縣 ,郡縣連稱為 吳會 。 清 趙翼 《陔馀叢考·吳會》:“ 西漢 時 會稽 郡治本在 吳縣 ,時俗以郡縣連稱,故云 吳會 。”
(2). 東漢 分 會稽郡 為 吳 會稽 二郡,并稱 吳 會 。后亦泛稱此兩郡故地為 吳會 ?!逗鬂h書·蔡邕傳》:“ 邕 慮卒不免,乃亡命江海,遠跡 吳 會 。”《三國志·吳志·孫賁傳》:“時 策 已平 吳 會 二郡?!?宋 蘇軾 《喜劉景文至》詩:“平生所樂在 吳 會 ,老死欲葬 杭 與 蘇 ?!薄督鹗贰ね觐伨V傳》:“僭稱位號,偷生 吳 會 。”
唐 以后,俗亦稱 平江府 (今 江蘇 蘇州 )為 吳會 。 元 陸友仁 《吳中舊事》:“府署之南名 吳會坊 ?!?清 納蘭性德 《淥水亭雜識》卷一:“世多稱 平江 為 吳會 ,意謂 吳 為東南一都會也。自 唐 以來如此,今郡中有 吳會亭 ,府治前有 吳會坊 ?!?/p>
開帆
猶開船。 唐 李白 《下尋陽城泛彭蠡寄黃判官》詩:“開帆入天鏡,直向 彭湖 東?!?宋 徐鉉 《送龔明府九江歸寧》詩:“解纜垂楊緑,開帆宿鷺飛?!?清 曹寅 《自潤州至吳門行將北歸杜些山程令彰作詩見寄奉和》之二:“莽莽開帆雨,初殘見月生?!?/p>
蜀門
山名。即 劍門 。在 四川省 劍閣縣 北。山勢險峻,古為戍守之處。亦代稱 蜀 地。 唐 杜甫 《木皮嶺》詩:“季冬攜童稚,辛苦赴 蜀門 ?!?唐 黃滔 《明皇回駕經(jīng)馬嵬賦》:“長鯨入鼎兮中原,六龍迴轡兮 蜀門 ?!薄杜f唐書·陽惠元傳》:“南赴 蜀門 ,西定 涇 壘 ?!?/p>
孫應(yīng)時名句,送劉蘇州誠之帥夔門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