衡宇全似歸柴桑,茅茨大勝居儋耳
出自宋代樓鑰《王原慶新遷居南堂以古風求寫恕齋二大字并石》:
三槐諸孫有奇士,才高特未遇時爾。
作詩尤能備眾體,短章大篇仍雜擬。
解紛使掉三寸舌,隨陸蘇張何足比。
雕鶚猶未離風塵,蛟螭尚爾蟠泥滓。
平生曳裾向侯門,豪杰聞風競瞻企。
只今交游亦凋落,凜凜一身嗟獨峙。
槐陰滿庭渺何在,久寓瀛壖成故里。
瀕湖小樓太孤露,何殊玉川洛城里。
邇來深入作郊居,高屋好山成二美。
未能技劍斬樓蘭,幾欲袖椎摧晉鄙。
便將拂袖武陵溪,誰能著腳長安市。
西門性急佩柔韋,柳子氣高戕曲幾。
衡宇全似歸柴桑,茅茨大勝居儋耳。
我詩非工字尤拙,荷子愛忘剛見喜。
夜來縱筆寫恕齋,自笑黔驢技止此。
更求古刻訪少作,頗記醉中曾諾唯。
舊書紛沓費搜尋,魚鑰未開塵事起。
呼童卷送三數(shù)軸,僅可障風同故紙。
新詩鼎來亟予和,顛字敢追張長史。
不須更投苦海中,一笑以還隨棄毀。
徑須推酒登南堂,朗詠白駒三四章。
注釋參考
衡宇
衡宇 (héngyǔ) 門上橫木和房檐,代指房屋 house 乃瞻衡宇。——晉· 陶淵明《歸去來兮辭》柴桑
(1).古縣名。 西漢 置,因縣西南有 柴桑山 得名,治所在今 江西省 九江市 西南。 東漢 末, 諸葛亮 見 孫權(quán) 于此,共圖抗 曹 。 晉 以后歷為 潯陽郡 和 江州 治所。 隋 廢。 晉 郭璞 《江賦》:“鼓洪濤於 赤岸 ,淪餘波乎 柴桑 ?!?/p>
(2).借指 晉 陶潛 。因其故里在 柴桑 ,故稱。 清 錢謙益 《吳封君七十序》:“指 婁水 為 潯陽 ,即家園為 廬 阜,飲 柴桑 之酒,一觴獨進;鼓 少文 之琴,眾山皆響?!?陳三立 《次韻黃知縣苦雨》:“陸沉共有神州痛,休問 柴桑 漉酒巾。”
(3).據(jù)《宋書·隱逸傳·陶潛》載, 潛 晚年隱居故里 柴桑 ,有腳疾,外出輒命二兒以籃輿舁之。后因以“柴桑”代指故里。 清 趙翼 《哭亡兒耆瑞》詩之五:“葬留 嬴 博 空題墓,歸到 柴桑 孰舁輿?”
茅茨
亦作“茆茨”。1.茅草蓋的屋頂。亦指茅屋?!赌印とq》:“昔者 堯 舜 有茅茨者,且以為禮,且以為樂?!薄俄n非子·五蠹》:“ 堯 之王天下也,茅茨不翦,采椽不斲。” 唐 錢起 《早渡伊川見舊鄰作》詩:“村落通白云,茆茨隱紅葉。” 清 侯方域 《明東平州太守常公墓志銘》:“公歸而無居,乃居余之北村,茆茨數(shù)椽,意泊如也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黃英》:“乃於園中筑茅茨,擇美婢往侍?!?/p>
(2).指簡陋的居室。引申為平民里巷。 晉 袁宏 《后漢紀·桓帝紀下》:“不慕榮宦,身安茅茨?!?宋 蘇軾 《內(nèi)中御侍以下賀太皇太后年節(jié)詞語》:“求賢審官,拔士茆茨之下。” 清 陳田 《明詩紀事戊籤·華察》引 陳臥子 曰:“ 子潛 清儉,似茅茨下人?!?/p>
(3).用以謙稱自己的家。 唐 清晝 湯衡 《懷李司直縱聯(lián)句》:“幽獨何以慰,友人顧茅茨。” 宋 王安石 《寄闕下諸父兄兼示平甫兄弟》詩:“但愿一門皆貴仕,時將車馬過茆茨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三仙》:“未修地主之儀,忽叨盛饌,於理不當。茅茨不遠,可便下榻?!?/p>
儋耳
(1).一種古代西南方少數(shù)民族的風俗。雕鏤其頰,皮連耳廓,分為數(shù)支,下垂至肩,作為妝飾?!逗鬂h書·西南夷傳·哀牢》:“ 哀牢 人皆穿鼻儋耳,其渠帥自謂王者,耳皆下肩三寸,庶人則至肩而已。” 唐 張說 《宋公遺愛碑頌》:“雖有文身鑿齒,被髦儋耳,衣卉麵木,巢山館水,種落異俗而化齊,言語不通而心喻矣?!眳㈤啞逗鬂h書·明帝紀》 李賢 注。
(2).古代北方國名。《山海經(jīng)·大荒北經(jīng)》:“有 儋耳 之國, 任 姓, 禺號 子,食穀。”
(3).古代南方國名。又名 離耳 。 漢 元鼎 六年內(nèi)屬,稱 儋耳郡 。在今 海南島 儋縣 ?!妒酚洝へ浿沉袀鳌罚骸?九疑 蒼梧 以南至 儋耳 者,與 江 南大同俗,而 楊 越 多焉?!薄段倪x·左思<吳都賦>》:“ 儋耳 黑齒 之酋, 金鄰 象郡 之渠?!?劉逵 注:“ 儋耳 人鏤其耳匡?!?唐 沉佺期 《初達驩州》詩:“水行 儋耳 國,陸行 雕題 藪。” 宋 蘇軾 《桄榔庵銘》:“ 東坡居士 ,謫于 儋耳 ?!?清 管掄 《蠻中作》詩:“從來圣世要荒外, 儋耳 龍場 自有人?!薄墩f文·耳部》“聸,垂耳也。從耳詹聲。南方有 聸耳國 ” 清 段玉裁 注:“古祇作‘耽’,一變?yōu)?聸耳 ,再變則為 儋耳 矣?!?/p>
樓鑰名句,王原慶新遷居南堂以古風求寫恕齋二大字并石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