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元代馬鈺《滿庭芳》:
見人錯失,動我心腸。
交予怎不悲傷。
思想烯指然臂,頂上然香。
假饒投崖喂虎,盡舍身、棄命非常。
爭知得,有些兒妙理,別是嘉祥。
清靜無為鼎內(nèi),覺心中真火,下降腎堂。
腎水化為真氣,氣結紅霜。
常常熏蒸四大,便玲瓏、響*叮鐺。
神光燦,得攜云,歸去蓬莊。
注釋參考
清靜無為
清靜無為 (qīngjìng-wúwéi) 道家謂克制外欲,清神靜心,順應自然。后泛指一切事情聽其自然,不強求 quiet and inaction 聞昔人君崇尚土木,孰若清靜無為,邑人以康?!巍?王曾《諫作玉清昭應宮》 成語解釋道家語。春秋時期道家的一種哲學思想和治術。指一切聽其自然,人力不必強為。清靜無為出處唐·賈至《虙子賤碑頌》:“鳴琴湯湯,虙子之堂,清靜無為,邑人以康?!笔褂美湔嬲苓^上心中
心中 (xīnzhōng) 心里 in the heart;at heart;in mind真火
(1).謂心中的火。比喻旺盛的生命力。 宋 蘇轍 《送楊騰山人》詩:“窻前雪花落,真火中自然?!?/p>
(2).猶言怒氣。 郭沫若 《歸去來·在轟炸中來去十三》:“司機盡管鼓動著發(fā)動機,汽車本身也好象在冒真火,滿焦躁地象狂牛一樣吐著氣?!?/p>
下降
下降 (xiàjiàng) 向低處移動;降下 fall;descend;go down 價格下降 體溫下降馬鈺名句,滿庭芳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