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沈繼祖《和閻帥侍郎見寄》:
全荊百萬兵屯云,甲光耀日爭晶熒。
中有詩書禮樂師,聲色不動今孔明。
幕府晝閑多嘯詠,風(fēng)流文采被諸生。
嗟予入蜀四載久,根未得承謦欬聲。
今為屬縣方托跡,似聞號召將朝京。
荊州一紙賢十部,字畫飛動詩語清。
居然二妙到蔀屋,再拜莊誦心已傾。
憶昔錦城秋月里,張侯更迭賦歌行。
人生聚散不可料,如月圓缺與陰晴。
豈期斐章辱賜和,驪珠寶璐篋笥盈。
儻因徐辟見孟子,有志未就公其成。
注釋參考
托跡
見“ 托跡 ”。
亦作“ 托跡 ”。猶寄身。多指寄身方外,或遁處深山或賤位,以逃避世事。 明 高啟 《送呂山人入道序》:“而其隱也,皆托跡山林為 老氏 之徒。” 明 夏完淳 《獄中上母書》:“慈君托跡于空門,生母寄生于別姓?!?清 新小武 《易水餞荊卿》:“因此隱忍遷就,托跡屠沽?!?/p>
號召
號召 (hàozhào) 以口頭或書面的形式向人們發(fā)出召喚,使其完成預(yù)完的任務(wù) call;appeal 響應(yīng)某人的號召朝京
猶入京,赴京。 宋 劉辰翁 《憶秦娥》詞:“燒燈節(jié),朝京道上風(fēng)和雪。風(fēng)和雪,江山如舊,朝京人絶?!?元 費唐臣 《貶黃州》楔子:“聞知大人朝京,老夫同太守大人特具一酌奉餞。”
沈繼祖名句,和閻帥侍郎見寄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