定應(yīng)容我分陳榻,曝背晴檐醉夕曛
出自宋代釋紹曇《賀友山新建成東皋接待》:
分袂南湖十?dāng)?shù)春,近聞華搆策奇勛。
缽從金粟摶香飯,僧自東皋接水云。
柔玉新拳春塢蕨,懶黃新縷曉溪芹。
定應(yīng)容我分陳榻,曝背晴檐醉夕曛。
注釋參考
應(yīng)容
應(yīng)接的儀容?!秴问洗呵铩彂?yīng)》:“人主出聲應(yīng)容,不可不審。”
陳榻
見(jiàn)“ 陳蕃榻 ”。
曝背
(1).背朝烈日。 漢 賈誼 《新書(shū)·春秋》:“夫百姓喣牛而耕,曝背而耘,苦勤而不敢惰者,豈為鳥(niǎo)獸也哉?”
(2).借指耕作。《三國(guó)志·蜀志·秦宓傳》:“僕得曝背於隴畝之中……安身為樂(lè),無(wú)憂為福?!?/p>
(3).以背向日取暖。 唐 劉長(zhǎng)卿 《初到碧澗招明契上人》詩(shī):“漸老知身累,初寒曝背眠?!?唐 李頎 《野老曝背》詩(shī):“百歲老翁不種田,惟知曝背樂(lè)殘年?!?清 沉初 《<西清筆記>自序》:“他日茅簷曝背,以示子孫, 歐陽(yáng)子 所謂‘顧瞻玉堂,如在天上’者,不啻過(guò)。”
夕曛
(1).落日的余輝。 南朝 宋 謝靈運(yùn) 《晚出西射堂》詩(shī):“曉霜楓葉丹,夕曛嵐氣陰。” 唐 戴叔倫 《晚望》詩(shī):“山氣碧氤氳,深林帶夕曛?!?宋 梅堯臣 《金山寺》詩(shī):“ 吳 客獨(dú)來(lái)后, 楚 橈歸夕曛。” 清 朱彝尊 《寓齋小集分韻得逢字》詩(shī):“夕曛戀客未落,留聽(tīng)西林暮鐘?!?/p>
(2).指黃昏。 明 張邦伊 《沉嘉則有三楚之游席上》詩(shī):“春城斗酒惜離羣,把袂高歌到夕曛。” 清 朱彝尊 《同郭三滿井訪侖公即事》詩(shī)之四:“自煮 柟谿 茗,留賓待夕曛。”
釋紹曇名句,賀友山新建成東皋接待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