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晏幾道《浣溪沙》:
已拆秋千不奈閑,卻隨胡蝶到花間。
旋尋雙葉插云鬟。
幾折湘裙煙縷細,一鉤羅襪素蟾彎。
綠窗紅豆憶前歡。
注釋參考
湘裙
湘 地絲織品制成的女裙。 元 王實甫 《西廂記》第一本第三折:“嚲香袖以無言,垂湘裙而不語?!?明 高明 《琵琶記·強就鸞鳳》:“湘裙展六幅,似天上 嫦娥 降塵俗。”
縷細
(1).謂細如絲縷。 南朝 陳 徐陵 《麈尾銘》:“爰有妙物,窮茲巧制,員上天形,平下地勢,靡靡絲垂,綿綿縷細。”
(2).詳細。 宋 蘇軾 《與錢志仲書》之三:“某去此,不復滯留,至安居處,當縷細馳問,不敢外,輒用手啟,恃深眷也?!?/p>
(3).猶底細。 金 董解元 《西廂記諸宮調(diào)》卷二:“又恐賊軍不知縷細,葫蘆提把寺院焚燒?!薄对湔隆ば滩课濉z驗》:“若依奉使宣撫所言似為縷細,本部今參酌定立尸帳圖畫尸身。”
一鉤
亦作“ 一鉤 ”。 1.一個鉤子。亦用于形容新月。 唐 韓偓 《雨村》詩:“雁行斜拂雨村樓,簾下三重幕一鉤。” 宋 惠洪 《秋夕示超然》詩:“一鉤窺隙月,數(shù)葉攪眠秋?!?元 貢師泰 《題丁元善煉師陽明樓》詩:“丹光散作霞千縷,劒氣吹成月一鉤。” 茅盾 《子夜》十二:“滿天的星,一鉤細到幾乎看不見的月亮?!?/p>
(2).漢字附在橫、豎等筆畫末端的一個筆畫。因成鉤形,故稱。
羅襪
亦作“ 羅韈 ”。絲羅制的襪。 漢 張衡 《南都賦》:“脩袖繚繞而滿庭,羅襪躡蹀而容與?!?三國 魏 曹植 《洛神賦》:“陵波微步,羅韈生塵?!?宋 蘇軾 《洞庭春色賦》:“驚羅襪之塵飛,失舞袖之弓彎?!?魯迅 《集外集拾遺·所聞》:“忽憶情親焦土下,佯看羅襪掩啼痕?!?/p>
素蟾
月的別稱。古代傳說月中有蟾蜍,故稱。 唐 黃滔 《卷簾》詩:“緑鬟侍女手纖纖,新捧 嫦娥 出素蟾?!?宋 張元干 《青玉案·筠翁生朝》詞:“玉鉤斜掛,素蟾初滿,醉愜浮瓜冷?!?明 屠隆 《綵毫記·漁陽鼙鼓》:“盼紅輪西嶺,素蟾東麓?!?清 蔣春霖 《一枝春·憶蘭曲為汪西林賦》詞:“紋紗素蟾低照,奈 姮娥 更妒,同心花好?!?/p>
晏幾道名句,浣溪沙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