幾年持缽下瞿塘,踏遍東南古道場
出自宋代晁公溯《照上人去硤內(nèi)游吳下十年而歸眉宇炯然無復(fù)瀘》:
幾年持缽下瞿塘,踏遍東南古道場。
鄉(xiāng)里再來人不識,碧瞳白頰帶湖光。
注釋參考
持缽
(1).佛教語。托缽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述僧設(shè)會論》:“至?xí)r持鉢往福眾生。” 唐 吳融 《金陵遇悟空上人》詩:“東閣無人事渺茫,老僧持鉢過 丹陽 。”
(2).引申為行腳。 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談·談異七·三僧》:“愿得一茅菴,足供大士像,旁可坐臥誦經(jīng),足跡不出門,而免持鉢之苦。”
瞿塘
見“ 瞿唐峽 ”。
東南
東南 (dōngnán) 介于東和南之間的方向 southeast 方是時(shí),博雞者以義聞東南?!鳌?高啟《書博雞者事》道場
道場 (dàochǎng) 道士或和尚做法事的場所,也指所做的法事 Taoist or Buddhist rites (performed to save the souls of the dead);place where the Taoist or Buddhist rites are performed晁公溯名句,照上人去硤內(nèi)游吳下十年而歸眉宇炯然無復(fù)瀘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8小偷來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