角羈聞道老無成,此語最悲那可復(fù)
出自宋代項安世《寄題荊南王君行牧齋》:
千斤黑牸將黃犢,八歲山童手堅竹。
呵牛行前童御之,坤艮為謙直初六。
夷山入地山已庫,微陰更在山之麓。
觀爻玩象謙復(fù)謙,不待占辭意先足。
姬公作繇更何言,利用直堪航四瀆。
雖然用著體未明,后學(xué)相尋誰與告。
拳拳魯叟重抽關(guān),此路欲此須自牧。
有如子稚母更柔,弭耳阿童惟所逐。
曉隨鞭影上罔巒,暮載歌聲返茅屋。
不知身大童子小,但覺氣和情性熟。
王郎于我丈人行,少秉謙爻晚尤篤。
自稱身是牧牛人,不向天家請官粟。
書來蜀道告我言,牧事年來有條目。
成時直到東家矩,造端先自西鄰牿。
邪閑誠存定章程,右確龍潛防反覆。
已將四語了卿法,更用一言從我卜。
我生冉冉向無聞,此事駸駸下喬木。
三年道路寡師友,萬里奔馳妨誦讀。
角羈聞道老無成,此語最悲那可復(fù)。
急須水落下夔門,走向牧齋聽一曲。
注釋參考
角羈
《禮記·內(nèi)則》:“三月之末,擇日翦髮為鬌,男角女羈?!?鄭玄 注:“鬌,所遺髮也。夾囟曰角,午達(dá)曰羈也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囟是首腦之上縫,故《説文》云:十其字,象小兒腦不合也。夾囟兩旁當(dāng)角之處留髮不翦……《儀禮》云:‘度尺而午?!⒃疲骸豢v一橫曰午?!衽弩屃羝漤斏希v橫各一,相交通達(dá),故云。午達(dá)不如兩角相對,但縱橫各一在頂上,故曰羈。羈者,隻也?!焙笠蛞浴敖橇b”指古代童稚頭頂兩兩相對的束髻。 宋 蘇軾 《和陶<郭主簿>》之一:“當(dāng)年二老人,喜我作此音。 淮 德 入我夢,角羈未勝簪;孺子笑問我,君何念之深。”
聞道
(1).領(lǐng)會某種道理?!墩撜Z·里仁》:“朝聞道,夕死可矣?!?唐 韓愈 《師說》:“聞道有先后,術(shù)業(yè)有專攻。” 明 李贄 《卓吾論略》:“吾父子儻亦聞道於此,雖萬里可也?!?/p>
(2).聽說。 唐 杜甫 《秋興》詩之四:“聞道 長安 似弈棋,百年世事不勝悲?!?元 秦簡夫 《趙禮讓肥》第二折:“豈不聞道是哀哀父母劬勞。” 李木庵 《東山吟》:“聞道時危黨錮急,傷心不許問家國?!?/p>
無成
無成 (wúchéng) 沒有成功;沒有成就 achieve nothing 一事無成項安世名句,寄題荊南王君行牧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